英语谚语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英语谚语初探.doc

英语谚语初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英语谚语初探邸雅清(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摘要:阐述了英语谚语的历史起源。指出英语谚语按来源可以分为六类:即长期的社会实践;长期的生产实践;长期的生活实践及经历;源于名著、寓言及格言;译借外国谚语;源于圣经。从语法、修辞、文体三方面论述了英语谚语的特点。并阐述英语翻译时应注意其民族性和口语性。关键词:英语谚语;分类;修辞;翻译中图分类号:H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681(2005)01-0058-04英国著名作家培根曾经对谚语这样的阐述!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bytheir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谚语属熟语中已经定型了的语句,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是民间文学中的精华。谚语以语句精练、顺口易通、寓意深刻的特点而深受人民的喜爱,绝大多数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多栌锏乃枷肽谌菔墙】档?因此,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好的谚语永不过时?。(Agoodmaximisneveroutofseason)。谚语有的是为人们提供简单,朴素的哲理;有的为人们提供为人处世的劝戒;有的为人们提供行为道德的准则,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英语谚语的见解。一、英语谚语的历史英语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八世纪上半叶(原古英语时期),那时的谚语是以拉丁语形式存在教堂里的手抄稿中。进入中古英语时期,英国诗人乔叟(GeoffreyChaucer1340#1400)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幽默的谚语。与乔叟同时代的诗人古尔(Gower1325#1408)也把许多谚语运用到他的作品之中。他们运用谚语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使之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在伊丽莎白时期(TheAgeofElizabeth1550#1620)是英国使用谚语的鼎盛时期。作家李里(LyLy1554#1606)及古典主义作家德莱顿(JohnDryden1630#1700)在他们的作品里大量地使用谚语。当时的谚语处处可见,挂毯上绣有谚语、绘画上题有谚语、甚至在餐具上也有谚语。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曾巧妙地用谚语描写、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司各特(WalterScott1771#1832),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特洛勒普(AnthonyTrollope1815#1882)和哈地(ThomasHardy1840#1920)他们都曾在各自的作品里广泛地使用谚语。由于谚语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不少谚语词典,主要有:(1)TheAdagiaofErasmus.伊拉斯莫斯格言(1500年出版)。(2)DialogueofProverbs.谚语会话(1545年海伍德HeyWood著)。(3)ScottishProverbs.苏格兰谚语(1721年凯利Kelly著)。(4)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Proverbs.牛津英语谚语词典(1929年艾波森Apperson编)。(5)DictionaryofProverbsinEnglishin16th,17th,18th,Centruries.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语谚语词典(1950年蒂利M.P.Tilly编)。(6)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Proverbs.牛津英语谚语词典(1963年史密斯W.G.Smith编)。综上所述,可见谚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收稿日期:20041010作者简介:邸雅清(1951-),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2005年1月第7卷第1期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Jan.2005Vol.7,No.1二、英语谚语的分类谚语是已定型的句式成语。谚语分类可以按其内容分类,也可以按其来源分类。本文试从来源这一点进行粗略地分类。1.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多数英语谚语形成于古老的年代。原始的谚语用一句话就能说明一个经过反复检验的事实,人们承认这些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经过长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