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ppt

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宏观经济政策的性质和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宏观经济冲击和稳定性政策机制稳定性政策机制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种极端状况:水平形状,即所有厂商都把价格确定在以前的水平上,并且在这种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出售的数量等于顾客愿意购买的数量,而长期总供给曲线仍然是垂直的。如下左图所示,经济波动意味着实际产量水平偏离了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所对应的国民收入Y’。使用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使均衡点回到LAS水平,具体说,就是通过变动政府收支,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或调节汇率,使得总需求曲线向短期总供给曲线SAS(也就是物价水平线)与LAS的交点移动。LAS§3宏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经济中存在着较高的失业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这时政府就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投资,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存在通膨的压力,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政府这时就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能抑制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公司收入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这样也能抑制总需求。内在稳定器赤字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4宏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的工具§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如果中央银行想防止增税引起的产量和收入下降,它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以抵消IS曲线的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增税就不会引起经济衰退,但利率会大幅度下降。如右图所示,此时虽然产量未变,但增税和货币扩张的结合改变了资源配置,即较高的税收抑制了消费支出,而较低的利率却刺激了投资,这两种效果正好平衡。不同情况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第二种情况:如右上图所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无穷大弹性,即LM曲线呈水平状。这时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具有强大的影响,而货币政策没有任何效应。经济学家经常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流动性陷阱。§6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汇率即指一国的物品与服务交换另一国物品与服务的比率,它取决于名义汇率和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物品的价格。例如,一个茶杯在美国是10美元,在中国是40元人民币,如果此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是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那么美国1个茶杯的价格用人民币表示就是80元,这表示美国茶杯的价格比中国高1倍,实际汇率用茶杯来表示,就是1个美国茶杯等于2个中国茶杯。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计算实际汇率:汇率和价格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LM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r=r*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当经济出现不均衡时,需要搭配使用政策,最终实现内外同时均衡。例如,图中经济处于A点时,国内处于存在失业的不均衡,国际收支处于逆差。这时政策的搭配应该是: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提高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使经济向B点移动。同时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解决失业的问题,增加政府开支,使经济从B点向C点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搭配使用最终会使经济移动到E点,在这一点上,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经济如果处于图中其他区域,可以按照同样思路来予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