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管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府绩效管理.doc

政府绩效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生明,廉生威——加强基层政府领导干部考核所谓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简言之,就是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和判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坚持正确用人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公信度。”早在2009年,李源潮部长便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中指出:今年组织工作重点之一是“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强对干部选拔作用工作的监督。”并在多次讲话中反复提出“要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的人受到重用”、“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误用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老好人’”等工作要求。我国基层政府绩效考评制度是引导地方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有效工具,是从政府层面创建节约型社会、遏制盲目浪费的有力保障。故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绩效评估,避免绩效考核失真是尤为重要的。在我国基层政府,党政是不分开的,不仅党政干部交叉任职,而且在处理几乎所有的问题上,党委和政府都是一直出面。一般情况下,他们以党组织为基础,建立一支由党、政正职和副职参加的党组,按照组织分工,正职主抓全面、统领全局,副职分管具体、上下协调,但遇到关键事务、重大问题都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见,基层政府的领导班子在政策执行、乡村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项工作中的整体性作用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绩效考评缺乏规划性和相应的制度保障。考评目的不明确,带来指标体系设计不完善、方法手段选择缺乏针对性、考评对象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考评过程欠缺规范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考评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有的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考评结果难以诊断存在问题,更难以运用于改进社会管理。二、考核内容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不能全面反映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具体情况。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内容上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经济指标多社会指标少,侧重考核经济发展度,忽视社会和谐度,经济增速、GDP等指标多,而社会事务、民生工作等指标较少。三、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缺乏经常性,通常采用一次性集中考核,缺少跟踪性的过程绩效考核;缺乏多样性,考核方法单一,考核过程中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缺乏应有的深度;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四、群众对考核工作的参与度不高、认可度下降,致使很难准确了解到领导班子和干部真实情况。群众参与度不高,缺少群众对考核工作有序参与,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利用不充分;群众认可度不高,考核工作指挥棒在党委、政府手中“官考官”现象突出,群众难以听到真实声音;群众满意度不高,考核工作难以真实体现民意。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各地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基层政府直接负责所辖区的发展规划、上级政府政策执行,对于各自地区竹理和满足民众需求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直接的工作不一而足,因此建立全面一致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缺乏现实的依据,只有设计一套符合基层政府班子工作特点的考评框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填充考评内容,才是符合现实的选择。对于绩效考评的框架设计,以下儿点必不可少:(一)则政预算执行审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职能的实现不再完全建立在忽略经济效益、只求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而衡量政府绩效的关键要素和极为重要的指标自然以“经济绩效”而首当其冲。目前,基层政府在则政资金的使用上普遍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亟待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和实施预算执行的审计。绩效预算是一种新式预算理念,它要求政府在编制预算时要以绩效为依据,进一步说,就是要把拨款和要做的事的结果联系起来。这种管理体制本质上是把行政目标与预算资源配置沟通起来,在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中,对资金绩效进行核算,从资金使用的角度去规划基层政府在单一预算年度内可能取得的绩效。同时,它也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念,就是预算资金的使用必须产生社会公众所需要的社会效益。概言之:绩效预算是一种目标导向的预算模式,则政支出评价、预算执行审计都是实现这一模式的必要乎段。加强预算执行审计,真正从财政监察的角度防止绩效预算流于形式,起到审计部门监督和权力制约的应有作用。(二)战略规划制定及执行检查绩效考评制度与政府的目标、责任、职能设定有着某种天然联系,基层政府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日标责任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