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成本是经济活动进行货币计价时,以经济活动的交易价格作为记录,企业取得的资产以其购进的原始成本计价。历史成本的优点为:一是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二是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三是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四是“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的必然选择。因为历史成本是交易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者财产物资购建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比较客观。因为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总会有一个交易价格,以这个交易价格入账既简便又易行因为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有凭有据,便于考核和验证,为审计人员检查验证会计报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传统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它是在公司制盛行时期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委托方和受托方通过法律、规章和合同等形式建立起经管责任。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币值剧烈变动,使各个时期的以历史成本表现的货币购买力失去了可比性。不同购买力的货币数额相加,就如同将不同国别的货币相加一样,三美元加二英镑并不等于五美元或五英镑,在通货膨胀时,如果现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势必影响会计报表的相关性、真实性、客观性。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使得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动摇。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约签定之时。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披露等一系列问题。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然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企业取得的资产以其购进的原始成本计价,企业内部自创的专有技术、人力资源和商誉等无形资产因为并未对外进行交易而缺乏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估价值,用历史成本来核算无疑会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体现在:(一)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三)能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确切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的。众所周知,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而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很明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收益)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达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在实务中,我国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重大的问题。在目前的会计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存在着几个缺陷。1现实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交易的公平性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目前中国缺乏活跃的市场,要素市场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低,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很难把握。公允价值计量较难在不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是很难操作的。公允价值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太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时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增加了报表准备成本,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单一的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计价方法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因而在现阶段应同时使用这两种计量属性。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等到公允价值能够被准确把握的时候,会计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必将得到普遍推广。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