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学A》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491A课程性质技术基础、学科基础、选修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法方向)、农林经济管理I大纲文本一、课程内容(一)财政导论1.财政概念2.财政与经济3.财政学概述(二)财政支出的概述1.财政支出的结构2.财政支出的增长与控制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三)财政支出项目1.行政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3.政府投资支出4.财政补贴(四)财政收入概论1.财政收入的分类2.国有资产收入3.行政收入与公共事业收入(五)税收原理1.税收性质与税制结构2.税收原则与税制结构3.税负转嫁与归宿4.税收的经济效应(六)税收制度1.流转税类2.所得税类3.资源税类4.财产行为税类5.税收征收管理6.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七)国际税收1.国际税收概述2.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3.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八)国债1.国债的特征与功能2.国债的历史发展3.国债管理制度4.外债(九)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预算概述2.国家预算管理3.国家预算制度4.预算外资金5.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概述6.分税制基础上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7.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十)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1.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2.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3.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4.财政政策概述5.财政政策的工具6.财政政策的演进7.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二、课外作业无三、实验无四、实习无五、课程设计无六、教材及参考书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财政学》,陈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财政学》,储敏伟,杨君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财政学》,邓子基邱华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比较财政学教程》,张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张馨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II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财政学》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管院各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计划课时32课时该课程是一门关于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提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正确掌握。二、课程的具体要求(一)财政导论重点掌握公共产品、财政等概念,理解公共产品和财政的特征,理解市场机制失效的表现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掌握财政的职能和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二)财政支出的概述重点掌握财政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付等概念,理解财政支出的增长原因与控制方式,理解财政支出效用的分析方法。(三)财政支出项目重点掌握政府采购制度、社会保险、财政补贴等概念,理解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保障的内容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解财政投融资制度和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完善。(四)财政收入概论重点掌握财政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规费收入等概念,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理解规费与税收的区别。(五)税收原理重点掌握税收、税收原则、税负转嫁等概念,理解税收的一般特征和税制的构成要素,理解税收原则的发展及现代税收原则,理解我国税制结构的改革方向。(六)税收制度重点掌握流转税类、农业税、税收征管等概念,理解增值税、消费税等的特点,理解关税、资源税等的意义,理解税收征管体系和税收征管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七)国际税收重点掌握国际税收、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等概念,理解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理解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及其免除的方法,理解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及国际反避税的主要措施。(八)国债重点掌握国债、国债负担、国债市场等概念,理解国债的特征和功能,掌握国债的分类,理解国债的发行方式及国债利率的影响因素,理解国债偿还的方式及偿债资金的来源,掌握国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九)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重点掌握国家预算、复式预算、预算外资金等概念,理解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比较,理解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编制复式预算的原则,理解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重点掌握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转移支付制等概念,理解各种预算体制类型的特点,理解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理解我国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的必要性。(十)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重点掌握财政平衡的理论与实践,及财政收支状况对经济的影响等。重点掌握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等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总体财政政策的内容,理解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理解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三、本课程着重讲解的内容(一)财政导论1.财政概念2.财政与经济3.财政学概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