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第一单元方程教学内容: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二、回顾与整理1、出示小组讨论题:(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4、全班交流。讨论题(1)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讨论题(2)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三、练习与应用1、解方程180+6x=33027x+31x=145x-0.8x=102.2x-1=1015x÷2=604x+x=3.15(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集体交流时要关注学生解这些方程的准确率,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2、解决实际问题(1)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它的铁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5倍多197米,公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3倍少421米。①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长多少米?②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长多少米?**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2)练习与应用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后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你怎么知道的?**问:你能说说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随机板书:小树原有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小树现在的高度(3)学校印制画册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费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费。每本画册的印刷费是3.6元,学校印制了多少本画册?**学生读题后,教师先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册印刷费”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费,另一部分是印刷费,也就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所列的方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四、作业:P7“练习与应用”第2、3题。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2一、教学内容: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三、教学重点:1、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四、课时安排: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1课时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内容: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二、回顾与整理1、出示小组讨论题:(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4、全班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