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简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平均分(简案).doc

平均分(简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除法的初步认识◆执教者上虞市城东小学甘霖【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P12-14【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并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2.使学生初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多元递进的教学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具体操作过程,并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磁贴、实物图片。(学具)小棒、练习纸。【设计意图】本课从分一分的具体操作过程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投入进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再通过直观的操作、语言的描述、平均分的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平均分的全面理解。【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谈话导入。2.情境创设:出示6个桔子,哥哥和妹妹都想要,你会怎样分3.交流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板书。4.揭示课题: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平均分。(板书)5.比较异同: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有什么不一样呢?6.及时巩固:看看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动手操作:把8个黄花梨平均分,可以怎样分?用8个小棒来代替黄花梨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2.交流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探究总结: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4.语言提升:我们还可以把刚才分的方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把8个梨平均分成了()份,每份()。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课件出示。2.动手实践:假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篮子里有多少草莓,马上就要平均分,那该怎么办呢?3.学生上台。4.同桌合作:现在我们知道草莓的总数是15个,你会怎么平均分?同桌两人合作,用小棒数出15个,平均分一分四、解决问题应用平均分1.练习一:判一判,比一比。2.练习二:画一画,填一填。3.练习三:圈一圈,说一说。五、小结巩固回味平均分。1.巩固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2.生活延伸: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