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旭辉集团两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旭辉集团两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doc.doc

重庆旭辉集团两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旭辉集团重庆两路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07年11月第一部分总论一、项目名称重庆两路项目二、开发单位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报告编制单位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地块位置及环境地块位于渝北金开大道延线回兴立交转盘处,与圣湖天域和文杰心海湾两大区域内中高档社区毗邻;距宝圣湖不到500米的距离。回兴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6个天然湖泊、1个生态植物园、1个花卉基地分布其间,区内没有并且不允许任何具有污染性的工矿企业。宜人的气候、良好的生态,但位于立交转盘处,受噪音灰尘影响较大。五、报告编制依据(一)重庆市两路区地块挂牌文件(二)重庆市两路区地块控制性详规(三)重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约46.3万㎡项目地块容积率:≤2.5地块性质:商住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数量单位备注1规划用地面积203067m22总建筑面积522300m22.1地上建筑面积462300m22.1.1可售面积412300m2按具体物业形态划分,如住宅、商铺等2.1.1.1其中:多层住宅110000m22.1.1.2高层住宅260000m22.1.1.3小户型公寓223002.1.1.4商铺200002.1.2不可售面积50000m22.2地下建筑面积60000m22.2.1独立地下车库54000m22.2.2地下室6000m2不可售3容积率2.28m24建筑密度≤40%5绿化率≥30%6机动车位1237个7预计竣工日期2010年4月30日8预计交房日期2010年6月20日第二部分市场分析与产品定位一、市场分析(一)重庆市经济发展概况1、重庆市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状况图:重庆市都市区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2000年以来,重庆市都市区GDP逐年增加,年平均增幅约15%。2006年整体经济增速高于近年平均水平(注:05年统计口径出现变化,增幅出现异常波动,资料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重庆市经济发展稳定快速,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明显,经济形势的长期利好发展将为城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图:宏观经济增长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小于4%4-5%5-8%大于8%萎缩停滞稳定发展高速发展房地产GDP增幅——根据国际通用衡量标准判断重庆市房地产业发展阶段(见上图),目前重庆市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实际增幅高达15%,房地产业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2、重庆目前消费者状况图:重庆市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数据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重庆市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收入水平基数相对较低,但进入2003年以来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较为突出,有利于城市房地产业的长远持续发展。(资料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二)渝北区经济、规划及发展趋势分析本项目地处重庆市渝北区,故以下对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发展规划及经济发展趋势作相应的分析。1、渝北区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地位图:重庆各区近年来GDP对比分析表(单位:亿元)(数据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2000年以来,各区GDP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渝北区、九龙坡区及江北区三区的增长幅度位列前三位,分别达327%、226%和200%,这也表明近年来在重庆市城市发展整体向北的大趋势下,渝北区经济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资料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渝北区整体经济在重庆市各区中已经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其2006年GDP占到重庆市都市区的12%(资料来源:2001-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重庆市整体向北的大趋势刺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这将为本项目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2、区域发展规划重庆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根据重庆市2004-2020年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市城市发展目标:一个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城市发展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市产业结构规划调整转型第一产业,巩固壮大第二产业,优化提升第三产业。重庆市为中国知名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主要为钢铁、机械、摩托车制造等人力密集型产业。从未来产业结构规划来看,城市产业将逐步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