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doc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描述1.专业方向:2.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3.培养要求:总体表述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领域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基础、制冷技术、锅炉与锅炉房工艺、供热工程、暖通空调、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与换热器、建筑给排水、燃气输配等;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计算、绘图、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件检索、外文专业文献阅读等技能;具有对建筑室内环境及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定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和能力注重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HVAC&R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与技术改造能力;HVAC&R系统及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由此确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计划。本专业毕业生应当获得的具体知识和能力包括: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科技写作能力;较强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HVAC&R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与技术改造能力;HVAC&R系统及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多种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子、机械和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培养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能处理工程技术问题,还能够对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等进行宏观掌控,并在专业实践中熟练使用外语。通过系统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理论教学体系:主干学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建筑设备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燃气输配、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等理论课程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五类进行设置,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分专业方向填写,若各方向都相同,则按专业填写):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及比例专业(方向)名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最低要求合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时108277620818480962426比例44.6%32.0%8.6%7.6%3.3%4.0%100%注:表中专业方向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基础限选课。5.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室内气象条件实验、导热系数测定、气体压力、容积、温度关系实验、换热器性能实验、泵与风机性能实验、管道性能实验、冷热源设备性能实验、采暖设备性能实验、空调设备性能实验、燃气设备性能实验等实践模块结构:实践教学模块分为军训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工程训练模块、课程设计模块、毕业设计(论文)模块、社会实践模块、能力创新模块等八个模块,各专业方向在八个模块中的具体学分见下表(注:社会实践模块和能力创新模块在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中安排,其它模块在教学进程表中安排):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表专业(方向)名称课内实验军训模块实习教学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合计方案总学分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9.52827161.5~3.56.5~8.564.519333.42%注:表中课内实验学分数要包含两课的课外实践学分。6.素质培养体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培养措施见下表:培养项目培养要求学分实施部门社会实践模块必修社会调查毕业前三次参加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实践报告或成果1.5能动学院分团委必修学分数1.5任选文体类比赛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奖1能动学院分团委/学工办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担任班级教学信息员/学生干部及社团组织负责人考核达到要求1.5能动学院分团委/学工办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主持校级、院极大型活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