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科学展览活动的.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指导科学展览活动的.doc

指导科学展览活动的.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指導科學展覽活動的?師專業發展之?動研究85指導科學展覽活動的老師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許翠華台北市新生國民小學壹、前言人人從小都有好奇的本能,牙牙學語的幼兒最常說問的話就是:「這是什麼啊?」、「為什麼會這樣啊?」,於是許多好奇寶寶常常問倒一堆大人,正因為人類具有如此旺盛的好奇心,才有愛迪生、富蘭克林、牛頓等等偉大的科學家產生。只是,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常常被現實中的許多磨練、包裝、挫折等慢慢消磨殆盡。以致當以「提高學生對科學之思考力及創造力」為宗旨的「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希望學生都能踴躍參與的時候,反而這樣的展覽會竟是學生和家長夢靨的開始。在筆者執教生涯中觀察得知,一、二年級的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中往往有「自然課」,因為可以動手做實驗、到戶外做觀察,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升上三、四年級之後,對於自然科學的學習依舊具有高度興趣,但是對於參加「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這樣的學習活動,開始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到了五、六年級最不喜歡的作業活動中,「科學展覽」成了最多學生被學校老師壓迫完成的指定作業。於是從研究問題的尋找開始,茫然的孩子和拼命協助的家長就是最常見到的情景。熱心的家長使研究成果往往超出學生程度,然而學生能確實從「科學展覽」活動中達到「提高對科學之思考力及創造力」的人數,卻是寥寥可數,真不知名次該不該是給家長的。教育當局舉辦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的良好立意並未能彰顯。這樣的結果使筆者思考:「科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參加科學展纜比賽得獎嗎?還是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顯而易見的科學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後者。那麼,科學教育又是什麼呢?筆者認為:「科學教育」是透過發現問題、把握問題、推測、教師專業與兒童適性發展~本土教育模式國際學術研討會86實驗驗證等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種存在的事實和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現象或事實。基於上述的想法,如何能使學生有興趣及動力持續的進行科學觀察、科學實驗、並進行記錄和整理,是老師在進行「科學教育」的當務之急。一般學校推展這樣的學習活動,當事者的心態往往忘卻科學教育,只以參加比賽獲得榮譽為最終及唯一的目的,而這樣也使得科學教育的成效未能普及,兒童因科學展覽受惠者也是非常少數。因此,如何讓學生參與「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的學習活動,而真正能激發學生獨立研究之潛能,並且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正確觀念及態度,應該是當前科學教育最重要的事。而身處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又應該如何指導學生從事「中小學科學展覽」活動呢?在指導的歷程之中,教師又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知能協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以及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正確的觀念及態度呢?筆者經由與學生的互動,不斷的反思在科學教育教學之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能,而這也是身為老師應具有的基本態度。貳、本校推展科學展覽會的問題本校的科學展覽會於每學年第二學期舉辦,分「初小組」與「高小組」。自第一學期開始,各自然科任教老師也會將「學生完成科學展覽會作品」列入課程之中,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展覽之專題研究。學生完成科學展覽作品之後,經過師生共同評鑑。每班選出二四件優秀作品參加校內初選,由校長、四處室主任、自然科專長老師等組成之評選委員就特優作品中,遴選六件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然而,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因為每週只有一百二十分鐘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上課時數,每位學生要完成課程之學習,之外,又要進行科學展覽之學習活動。對學生和指導老師而言,如果老師無法落實指導,又無法激發學生獨立研究之潛能,或無法引導學生培養對科學展覽的興趣,這樣的「科學教育」就失去實施的意義,也無法達到「科學展覽會」推展的目的。參、行動方案:一、問題性質與成因分析筆者所接觸過初次參加科展的學生,幾乎不知道「科學展覽」是什麼。對「科學展覽」作品的進行程序也感到困難,更無法獨立完成一件科學展覽的作品。大部分學指導科學展覽活動的?師專業發展之?動研究87生以為科學展覽就是「蒐集某個主題的相關資料」或某件事的長期觀察紀錄。因此,筆者希望藉由一系列有步驟、有目的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活用他們旺盛的好奇心和所學的科學知識,從老師的科學教育引導到學生的科學學習。筆者分析在指導學生從事「科學展覽」的過程中,學生對於「科學展覽」感覺困難的原因如下:(一)學生在已學過的課程中尚未完全具備許多科學研究的能力,例如:實驗方法、紀錄表格的設計、謄打等等。(二)學生尚未具備足夠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知識。(三)學生對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沒有經驗過。(四)學生課外活動(補習)太多,沒有充分的時間完成。(五)家長對「科學展覽」的看法和參與度、配合度不同。而老師在面臨指導初次參與「科學展覽」的學生也遭遇如下所列的一些困境:(一)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有效的提昇學生做科學研究的能力。(二)學生研究的題目包羅萬象,老師並非樣樣專精。(三)如何在教學之中不斷的透過教學活動,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