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亡羊补牢》的教案《亡羊补牢》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亡羊补牢》的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浓缩成了两个常用的成语,给人启发与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识字写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重视写字指导,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强化写字效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2.搜集并阅读寓言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引出新课1.看图片猜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板书:寓言二则,相机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2.(出示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1)学习生字“亡、牢”。减一减法:忙-忄=亡字理识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2)指名读课题。3.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以看图片猜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羊圈叼走街坊后悔从此劝告丢失钻进去(2)开火车读。(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生字游戏。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进去”中的“钻”读zuān;“叼”的读音为diāo。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5.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生补充完整。)课文中的养羊的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①“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②学习生字“钻、叼”。动作演示“钻、叼”。熟字加偏旁法:钅+占=钻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③齐读句子。(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①“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法:土+方=坊。换一换法:房——坊。)②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的人吧!(指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要表现出街坊对养羊的人的关心。)③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的人心里是怎样想的?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不就是一只羊吗?没什么大不了的。④养羊的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⑤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的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5.学习第4自然段。(1)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养羊的人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4)齐读第4自然段。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7.学习第5自然段。(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①你能体会养羊的人现在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