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生产问题或质量反馈处理作业标准目的:提高生产质量问题处理的效率与规范性,促进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预防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及市场反馈的部品质量问题的受理、分析、反馈、处理与改进过程;职责:技术组:负责问题的受理、分析、反馈与处理,并跟进改进;作业标准流程:流程说明:4.1接受反馈4.1.1由技术组主管安排及时查工程部共享的《生产技术故障表》与《技术问题反馈表》等对主送品管部的相关信息知会并安排给相关技术人员。对于制造部门电话通知方式,接收人员问清反馈部门线体、品名并按内部分工知会相应技术人员去处理。以邮件方式反馈的问题,主管应及时查看并安排人员处理。现场确认处理4.2.1处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30分钟内)赶到质量反馈现场调查问题,认真听取反馈人员的叙述,了解不良现象,查明反馈的机芯、机型、位号、供货厂家、物料编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模号、失效模式、失效数量比例等基本情况。4.2.2现场作及时初步分析判断,尽量现场解决问题,如通过规范工艺操作能解决问题的则不属来料问题。如需要换料或工艺作特别调整的则需进一步分析,并将有代表性的不良品借回部门。4.3协调改进解决4.3.1对于不属于材料质量的问题,应会同制造部、工程部的工艺人员进行确认并验证,并协调解决问题。测试试验分析4.4.1将带回的不良品,参照标准与规范、规格书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试验对比、解剖分析,确认材料或其它问题的性质、失效模式与严重程度。4.4.2技术组主导进行,相关人员协助进行。4.5库存处理4.5.1库存包括生产线物料与仓库库存物料,需作出不同处理,根据公司《生产反馈处理流程》物料处理意见以工程部意见为主,当有不同意见时可提出并协同工程部验证;4.5.2退回仓库的物料连同原仓库物料,我部需根据质量分析作出不同处理,处理结果有:指定使用——需工程部出更改通知;清仓退货——适用于绝对物料问题;冻结——适用于相对物料问题待确认处理的情况,需在二周内跟进并作进一步处理意见;4.5.3为保证生产顺畅,须及时查库存是否有其他厂或其他批号的合格品可使用,如有则安排换料生产,注意确认代用物料是否存在同样问题。如无代用料则需分析是否厂家派人前来挑选或加工可解决问题,注意及时并与工程、生产等相关部门保持协调联系。4.6保留不良品4.6.1为进一步作质量分析或交由供方带回分析,时常需要保留不良品,可打借条或领料单给生产线或仓库。清仓退货或冻结的情况一定要通知厂家取不良品并作分析报告。4.7生产反馈回复4.7.1生产问题/质量反馈了解分析后由处理人员作回复,主管确认审核,经理批准后交信息技术员扫描发出。4.7.2回复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问题描述补充或纠正;二是我部检测试验分析工作描述,失效模式与类型;三是库存物料处理意见;四是纠正预防措施计划。注意写对元件编号、供应商、不良品日期或批号-如无法查清,也要写明。例:经了解分析,属于XXX问题(是XX物料问题),XXX不良发生于XXX,表现为XXX。不良品检测为XXX,与标准相比XXX。(在线物料XXX处理),(库存物料XXX处理)。我部已XXX,将XXX,建议XXX。4.8检验项目标准检讨4.8.1在4.4检测试验的基础上,对于此类质量问题发生的类型与比例,技术组应对检验项目与标准作出技术分析,如需完善项目或修订检验方法,则填写《内部质量控制改进表》交经理审核后召集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分析后转相关人员。如无需变化则继续保持。4.8.2相关人员在收到改进表后应在二个工作日内改进计划,填写《内部质量控制改进表》交经理审核后由信息技术员上网存档。技术组应做必要的支持。4.8.3技术组根据计划进行跟踪并填写,需按事实确认填写。如闭环则填完交经理审核,交信息技术员存档。4.9责任分类4.9.1根据实际问题发生的情况,我们将责任分为三大类:漏检、供方责任、设计/工艺/操作/标准等,这是一项多选项,即可能二类或三类责任都存在。4.9.2漏检:属于检验能检出而未检出的问题,应进行检验核查;供方责任:不论是否漏检,属于供方质量控制不力而不符合要求的;设计:属设计不合理,互配性不良,电路不符合正常工作要求;工艺:属工艺不合理,工艺未规定到位;操作:生产操作不符合工艺要求;标准:由于标准不合理所致的不合格。4.10改进4.10.1由相关方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回复分析改进报告。4.11反馈跟进4.11.1对于除漏检、供方问题等造成的各类不良外的责任分类,由技术组进行反馈并跟进改进结果。涉及到技术参数、结构尺寸、修模的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由其与电路或结构设计师沟通确认改进,如有例会确定由我部沟通的则遵照执行。4.12核查、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