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五知识点.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docx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数列一、基本概念1、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3、数列分类: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4、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5、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二、等差数列1、定义:(1)文字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2)符号表示:2、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通项公式的变形:=1\*GB3①;=2\*GB3②.通项公式特点: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3、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差中项.即a、b、c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1)。(2)(3)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公式:=1\*GB3①;=2\*GB3②.公式特征:是一个关于n且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形式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1\*GB3①若项数为,则,且,.=2\*GB3②若项数为,则,且,(其中,).=3\*GB3③,,成等差数列.6、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1\*GB3①定义法:是等差数列=2\*GB3②中项法:是等差数列=3\*GB3③通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4\*GB3④前项和公式法:是等差数列三、等比数列1、定义:(1)文字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2)符号表示:2、通项公式(1)、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2)、通项公式的变形:=1\*GB3①;=2\*GB3②.3、等比中项:在与中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注意:与的等比中项可能是。4、等比数列性质若是等比数列,且(、、、),则;若是等比数列,且(、、),则.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1)公式:.(2)公式特点:(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1\*GB3①若项数为,则.=2\*GB3②.=3\*GB3③,,成等比数列().6、等比数列判定方法:=1\*GB3①定义法:为等比数列;=2\*GB3②中项法:为等比数列;=3\*GB3③通项公式法:为等比数列;=4\*GB3④前项和法:为等比数列。四、求通项公式方法①观察、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②应用求数列通项注意: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③累加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用累加法④累乘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用累乘法⑤转化为等差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m、p为常数)⑥转化为等比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五、求前项和公式方法①公式法:若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应用求和公式②倒序相加法:若数列首尾两项和有规律③乘比错位相加法:通项公式为(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④裂相求和法:通项公式为(为等差数列)⑤分组求和第二章、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3、定理应用范围:(1)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2)已知两角及一边4、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解的个数判断A>90°A=90°A<90°a>b一解一解一解a=b无解无解一解a<b无解无解a>bsinA两解a=bsinA一解a<bsinA无解5、三角形面积公式:.二、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在中,有,,.2、、余弦定理的推论:,,.3、余弦定理应用范围:(1)已知三边(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两边及一角)4、射影定理:三、常用公式及结论1、设、、是的角、、的对边,则:=1\*GB3①若,则;=2\*GB3②若,则;=3\*GB3③若,则.2、大边对大角A>Ba>bsinA>sinB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4、二倍角公式:5、两角的和与差公式:6、辅助角公式第三章、不等式一、比较大小及不等式性质1、比较大小依据:;;.2、比较大小方法:作差法:步骤①作差②变形(常用方法:通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