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引言】《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推敲》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推",让学生做一做"推"的动作。板书:"敲",让学生做一做"敲"的动作。2、这两个字都表示一个动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后表示什么意思呢?3、今天我们学习13课《推敲》这片课文。4、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读生字词:贫寒和尚拜访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推敲斟酌思索恰当犹豫不决2教师:还有陌生的词语吗?三、初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讲故事比赛1、提出讲故事要求,及评分标准。(1)分组,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2)课件出示:⑴讲故事时使用普通话。(5分)⑵要注意口语化,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讲述。(5分)⑶要注意分出角色、入情入境。(5分)⑷要投入,体现出"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5分)⑸要注意故事的起伏,可以加上动作、神情或表演,能很好地感染听众。(10分)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同桌之间试着讲述《推敲》的故事。3、进行讲故事比赛:⑴请第1组代表上来讲故事:第1组学生代表讲故事师:你们认为他哪里讲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应该给多少分?学生听后可能汇报:认为贾岛去拜访李凝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轻叩门扉的意境,讲得很投入。(进行评分)。师:是啊,这么美好的情境感染了我们,也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即兴写了这首诗《题李凝幽居》。[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多媒体课件出示这首全诗(指名读一读)⑵请第2组学生代表讲故事。师:你们认为第2组的这位同学哪里讲得好?你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们应给他多少分?学生听后可能评价:这组同学把贾岛骑在毛驴上斟酌用"推"或用"敲"时的动作表演得很好。根据学生讲故事的具体情况,随机提出:师:通过听故事,你感觉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做事太认真了,大街上的人都在笑他)。师: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这样的人,谁能迅速找出来读一读?你认为这里哪个词用的好?[引导学生进入相应课文段落进行品读字词、理解文章]⑶请第3组学生代表讲故事(注意引导学生能分出文中的角色来)师:谁能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样?生:(可能按照前两次评价方式进行)师:现在你明白"推敲"是什么意思了吗?师: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理解"推敲"的意思。师:你认为文中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随机可介绍韩愈资料}(4)教师给各组发奖品。{也可以随对各组评价时发放}5、再讲故事,运用上好词,生动地叙述这个故事。五、延伸拓展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师出示: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哪句好?讨论"绿"字的妙处。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希望你们以后在作文时,要学习贾岛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七、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板书设计:9推敲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推敲教学设计篇二课题9推敲课时2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会用“即使……也……造句”。过程方法读中思—演中悟—说中积累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设计预设学生行为补充修订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月下门。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1)出示:唐(tang)朝贾(jia)岛和尚(shang)(“尚”翘舌音,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9推敲)二、听读课文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2、默读,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宽恕、莽撞、犹豫不决、簇拥四、检查自读效果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3、指导分段五、指导写字六、作业1、抄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生读诗句,注意读准“僧”(2)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