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雷达探测大气的基础知识第三章雷达气象方程第四章多普勒天气雷达第五章天气雷达产品与算法第六章天气雷达回波的识别技术第七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回波特征第八章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回波特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名字:“雷达”是RadioDetectionAndRanging缩写Radar的音译,字面上含义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雷达:是用无线电方法发现并测定空间目标的位置。用途:从二次世界大战后雷达技术引用到气象部门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用于探测云、雨、降水、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天气雷达已成为雷达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天气雷达是大气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突发性、灾害性的监测、预报和警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约有1000部以上的天气雷达布设在世界各地,为人类造福。雷达气象学利用天气雷达,进行大气探测和研究雷达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和天气学共同研究的一个分支。2、雷达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天气雷达发展历史常规天气雷达:是一种模拟信号雷达、将云雨降水质点散射回的信号在模拟显示器上显示,给出降水及其云体的空间位置和范围。数字化天气雷达:,雷达不仅观测降水的空间分布,进一步定量估测降水强度和雨量的分布,同时还提供给用户多种图像图形产品。获得的探测信息少、技术性能偏低、可靠性和稳定差、组网能力弱等。多普勒天气雷达:作为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气象业务探测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它不仅提供降水分布和定量估测,还提供了降水区内风场信息,增添了预示天气未来变化的信息。目前世界各国气象业务使用二十世纪40年代,雷达开始用于降水天气过程的探测,这一时期主要是建立雷达气象学的理论基础的阶段;50年代是从定性研究转入定量研究的阶段,其中包括定量测雨和定量显示反射率,以及对雷达信号脉动、偏振等现象的研究。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建立了天气雷达站网,促进了雷达气象学的进一步发展。二十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雷达气象学在多方面得到了新的发展:天气雷达方程精度的改进;晴空回波在理论研究和探测技术上得到新的进展;由湍流不均匀介质散射理论,给出了散射强度和湍流结构的关系,为大气结构、晴空湍流、大气波动、热对流、大气风场、铅直气流速度等的探测和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天气雷达在资料的实时处理和观测结果的传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出现了定量探测的数字天气雷达网。近二十年来最突出的发展是,多普勒雷达在大气遥感探测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如探测降水云内和晴空大气中水平风场和铅直风场、降水滴谱和大气湍流等。多普勒雷达还为龙卷的探测和短时间预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在完成多部雷达联合组网实时定量探测的基础上,可利用雷达测雨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观测,进行更大范围的降水预报。2、我国雷达气象发展历史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到2008年,完成158部S波段和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布点建设,形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天气雷达监测网。到2015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在服务重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建设30部左右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再通过适当数量小型雷达实现对低层风、近地表降水和山区天气现象的地理覆盖,形成精细网格的雷达布局;形成完备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和支持保障体系,达到对中小尺度天气及暴雨雨量、雨区的定点、定量的预警功能;开展双偏振、相控阵、多基地、多波长、激光、毫米波等先进技术试验,对已建雷达完成双线偏振功能升级改造,新建雷达应采用双线偏振技术。一般,在沿海地区安装S波段雷达,内陆地区安装C波段雷达,这样可以减少衰减,成本也较小。S波段雷达与C波段雷达价格相差1倍。合肥雷达楼天气雷达波长3.2cm直径1.5m增益38dB功率75kW波长10.7cm直径4m增益36dB功率600kW一是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形成的。二是由于晴空大气折射指数不均匀产生的后向“散射”或内反射而形成的。4、雷达气象方程第三节天气雷达工作原理未完继续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