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染料染色棉织物.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还原染料染色棉织物.ppt

还原染料染色棉织物.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随着各类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各种室内的装饰,舱内的装饰织物(窗帘、帷幕、墙布、地毯、家具布)和床上用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也不断的增加。火灾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所以研发阻燃的纺织品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有关火灾的新闻报道:2.2014年9月1日哈尔滨市道外区玛克威商场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该火情主要是因为商厦一二楼主要为针织品等可燃物。二、有关纺织品阻燃的规定我国有关纺织品阻燃的规定国标中有关阻燃性能要求如下:三、研发阻燃纺织品的重要性:特殊作业环境要求阻燃防护纺织品。强制性法规要求特殊场所使用阻燃纺织品。四、阻燃纺织品的应用领域3、家居生活家庭装饰纺织品、服装;我国对家庭用装饰纺织品还没有防火的强制要求,国外有些国家对装饰纺织品和儿童、老人的家居服有防火要求的规定。第二节纺织品燃烧机理一、纺织品的热裂解及燃烧(一)、纺织品的燃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质在外部热量作用下,受热裂解,产生可燃性气体(ΔH2),其中一部分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呈火焰燃烧(ΔH1),余下的可燃气体(ΔH2-ΔH1)随催化剂在剩余氧的作用下继续燃烧。火焰产生的燃烧热(ΔH1),一部分不断提供于基质,促使基质加热裂解,形成循环;另一部分热量扩散周围环境中。因此材料热分解的难易程度,即热分解发生的最低温度、气体化合物的特性和质量都决定了材料的燃烧性。从纺织品燃烧的四个阶段分析,控制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使其停止燃烧:棉纤维是以1,4苷键相连的右旋葡萄糖所组成的大分子,每个葡萄糖上有两个仲羟基和一个伯羟基,其热裂解反应一般为:纤维素高分子→降解成纤维素低分子→分解为左旋葡萄糖→分解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可燃性气体)2、裂解过程上海纺科院利用TGA(热重分析)和PY—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纤维素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证明纤维素热裂解成左旋葡萄糖再分解出可燃气体,裂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裂解阶段;主要裂解阶段;残渣裂解阶段。(1)初始裂解阶段:温度低于370℃时的裂解为初始裂解阶段。主要发生在无定形部分,无定形部分基本被消耗尽。无定形部分纤维素的裂解又可分为两个子过程:(a)第一初始裂解过程――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甙键断裂,发生转甙作用,生成跨环的桥键。(b)第二初始裂解过程――第一葡萄糖单元变为左旋葡萄糖,从大分子上断裂下来,接下来重复第二初始裂解过程,不断产生左旋葡萄糖。纤维的变化:物理性能有很小变化及少量失重,约在14%以内。(2)主要裂解阶段:裂解温度:370-430℃主要裂解阶段发生区域:纤维的结晶区。主要分解产物:左旋葡萄糖;纤维的变化:大部分失重在此阶段发生,这阶段的失重速度快,失重率约为70%。实测所得主要裂解阶段的活化能为50Kcal/mol左右。50Kcal=50×4186J(3)残渣裂解阶段:裂解温度:高于430℃。纤维素的残留部分脱水、脱羧,放出H2O和CO2等,C/H比不断上升,残渣中含炭量越来越高。初始裂解阶段到主要裂解阶段,其实质就是从纤维无定形部分到结晶区的逐步裂解的过程。3、纤维素热分析及热裂解研究结果经阻燃整理的纤维素纤维在初始和主要裂解阶段,失重率明显低于未整理纤维,说明可燃气体释放量显著减少。残渣阶段释放CO2和水。纤维素裂解产生近50个裂解底物,其中28个裂解底物已被鉴定,被认为已鉴定的底物中,绝大部分为可燃性挥发化合物。通过阻燃整理使这些物质减少或将其封闭,可以达到阻燃的目的。(三)、聚酯纤维的燃烧表1各种纤维的燃烧性能表2各种纤维的热裂解、燃烧温度备注: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表3几种纤维热裂解产生的气体(四)、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阻燃方案:抑制游离基的形成,阻断链式反应;或降低熔点,使之熔融而不燃烧。★蛋白质纤维:毛和蚕丝着火点650℃,含有碳、氢、氧外,还有氮、硫等元素,是不易燃烧的纤维。燃烧:产生有毒气体CO、HCN(氰化氢)等。(3)在燃烧过程中,阻燃剂能在两组分间迁移,影响阻燃效果的发挥。提问阶段希望大家指出不足和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