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价购买卖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QQ174788632旺旺whx0910怎么增加百度文库财富值怎样增加如何增加增加百度财富值如何快速增加百度文库增加财富值专业的爱问共享资料积分销售团队HYPERLINK"http://whx0910.taobao.com"http://whx0910.taobao.com或者HYPERLINK"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谈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梁玉凌化学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组成,如何处理好这四个因素?不同的教师,其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教学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正确处理好“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关系。“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原理之一,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指导和辅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主动权、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内容,依纲靠本,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启”的过程中,对所教班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估计,问题过浅或过深过难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大多数学生由被动学习尽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必须及时和恰当地给学生指点和指导。及时就是在学生感到困惑、迷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时,教师予以指点和指导,及时清除学生思维的绊脚石;恰当就是要有启发性,想方设法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切勿将结论端给学生。否则,学生不但思维受到抑制,而且会产生依赖性心理,“学为主体”就无法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毫无意义了。二.充分发挥实验的效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共有85个,学生实验共有10个(不含选做实验)《人教版全一册》.升中考试实验部分分数比例约20%。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掌握的大部分化学知识是用实验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观察、积极思维而获得的。1.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时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与单独使用听觉或视觉,获得知识记忆的保持比率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人通过视觉和听觉注意力集中比率和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听觉视觉视听觉并用注意力集中比率54.6%81.7%记忆保持率(3小时后记忆)60%70%90%(3天后记忆)15%40%75%由上表看出,学习时单纯依靠听觉,注意力不易集中(比率仅为54.6%);记忆保持比率也不高(3天后仅记住15%),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则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记忆保持率(记忆比率3天后提高为75%)。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实验,才能提高学生记忆保持率,节省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有实验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做实验,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也要做,使实验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教学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人认为:在学生做分组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在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如发光、发热、沉淀、颜色的变化等,对有些主要但又不太明显的现象容易忽略,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诱导学生思维。例如:H2还原CuO的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通入H2前一定要检验H2的纯度?(2)为什么要先通H2后加热?(3)盛CuO的试管口为什么向下稍倾斜?(4)实验完毕时,为什么要先停止通入H2后停止加热?又如:在绪言中利用镁带燃烧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观察现象的注意力应集中观察镁燃烧后产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不要因镁的燃烧时放出耀眼的强光而分散注意力。通过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及硬度与原来的镁带比较,学生不难知道镁带燃烧后己发生了“质”的改变,化学变化定义及其特征不讲而知了。三.分散难点,合理安排。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其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学生只有初步掌握元素符号才能学习化学式;掌握了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才能掌握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及计算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人教版全一册》,其数量多,且枯燥乏味,是教学的难点。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重将难点分散,合理安排,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