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同济大学工程质量管理课程作业建筑工业化体系下的工程质量管理课程名称:工程质量管理专业、年级:工程管理09级姓名:程沈学号:099949指导教师:关贤军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12摘要在工业工程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工程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工程生产体系,正在越来越受整个社会的重视。在人力资源日益稀缺的前提下,我们不妨作出建筑工业化将取代人工生产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下,建筑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广泛应用又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来说,是否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呢?本文从建筑工业化体系的特点入手,分析利用现代化的制作、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完成的工程特点,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建筑工业化体系建设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发展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工程质量管理模式革新1.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建筑工业化,就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把分散的、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改为集中的、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其基本内容为: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简单地说就是住宅的主要构成部分(承重的墙体、梁、柱、楼板以及楼梯)均在工厂生产,根据施工需要,最后到工地对这些构件进行搭建组装。这意味着要尽量利用先进的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工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最合理的价格来建造适合各种使用要求的房屋。2.住宅的建筑工业化体系对于住宅的工业化建造来说,其建造方式可分为工厂化建造和现场建造两种。工厂化建造是指采用构配件定型生产的装配施工方式,即按照统一标准定型设计,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构件,然后运到工地,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成房屋的施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建造的住宅可以被称为预制装配式住宅,主要有大型砌块住宅、大型壁板住宅、框架轻板住宅、模块化住宅等类型。预制装配式住宅的主要优点是:构件工厂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受季节影响小,现场安装的施工速度快。缺点是:需以各种材料、构件生产基地为基础,一次投资很大;构件定型后灵活性小,处理不当易使住宅建筑单调、呆板;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差,抗震性不佳。日本为克服预制装配式住宅抗震性差的缺点,在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时采用节点现浇的方式,以加强其整体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类结构被称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目前我国的万科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改进。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已经则已经运用国际最先进的PC构件进行工业化住宅生产。现场建造是指直接在现场生产构件,生产的同时就组装起来,生产与装配过程合二为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仍然采用工厂内通用的大型工具和生产管理标准。根据所采用工具模板类型的不同,现场建造的工业化住宅主要有大模板住宅、滑升模板住宅和隧道模板住宅等。采用工具式模板在现场以高度机械化的方法施工,取代了繁重的手工劳动,与预制装配方式相比它的优点是:一次性投资少,对环境适应性强,建筑形式多样,结构整体性强。缺点是:现场用工量比预制装配式大,所用模板较多,施工容易受季节的影响。3.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设计标准化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建筑物的设计就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尽量做到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模数化、标准化、材料的定型化。这在各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都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在遵守。没有设计的标准化,就很难大规模重复制造和施工,就无法体现工业化生产的优势。但标准化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比如节点构造标准化、结构形式体系化、强度等级化等,通过构配件的组合,以及细部设计的多样化,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同样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物。一些人把标准化、模数化与多样化、个性化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