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体系下高考化学复习的做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新课程体系下高考化学复习的做法.ppt

谈新课程体系下高考化学复习的做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复习时间安排1、一轮复习:2、二轮复习:3、三轮复习:这是较老的近几年没出现过的题型,也融入了新的元素,试题变化也较多,很多学生考后都说这次三模栽了,栽就栽在化学上,有个学生说,26题花了他45分钟还没做出来,导致后面会做的题目都没时间做,随后家长的电话纷纷而至,我们只有耐心地劝慰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让他们知道这种体验也是一笔财富。高考后就有学生告诉我,高考理综化学第28题也吓她一跳,想起了前面的三模,她很快就进行好了调整。6月3日、4日进行高考前的热身考试,题目当然很正常。除了上面提到的考试外,我们还参加了以下几次联考:正月初七、初八参加安徽省兄弟学校联考,3月上旬参加安徽省部分联考,同样进行成绩分析。这几年的联考中我校的化学均分和总均分都不理想,我们找差距,找原因,想对策。对各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后集中进行辅导,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比如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就不集中辅导,各科老师在教室或办公室等着,学生有疑就问,老师有问必答,不搞一刀切,上课、答疑、打球、回家休息各取所需。在依据新课程的顺序完成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高中课本先必修后选修的程序,逐章进行复习。但并不只是单纯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合、分类、对比、联系,甚至将必修和选修有相同知识点的内容纵深进行整合、进行复习,如将必修一的“离子反应”与选修四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进行整合,将必修二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与选修四的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进行整合,将必修二的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与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进行整合,将必修二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与选修四的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进行整合,将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与选修三的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进行整合,将必修二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四节内容对应并入选修五的四节内容中,保证各知识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全面牢固地掌握好各知识点和考点。考虑到新课标课程中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体系脉络不清晰,又安排在必修一课本的后部分,必修一课程尺度不好把握,学期后期课时紧,上得仓促,学生掌握就不牢固,所以我们先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并且基本上是按老教材的知识体系分章节进行复习,在复习中我们根据大纲和头一年的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例如:将卤素一章划分12个考点,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卤素离子的检验是每年高考的常考考点,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存在、用途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将氯气、氯化氢等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向大型的综合实验题等方面发展。本章12个考点如下:考点8: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要求学生从单质的氧化性、卤离子的还原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等方面列表比较。考点9:卤离子的鉴定方法。考点10:正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方法,要求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里的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等方面画图比较。根据图表的关系加以概括。具体案例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考点11: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几种方法。考点12:过量计算的方法和具体实例。只讲一个例题,再给学生针对过量或多步反应编选一个练习题,学生就会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如复习金属钠时,先复习其单质的性质及用途,接着复习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重点强调Na2O2的结构、归类及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样处理,引导学生对Na、Al、Fe、Cu、H、C、N、O、Si、S、Cl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复习,由于这种方法直接将知识点与考点联系起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对于有机化学的复习,我们也是按照老教材的知识体系即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另外,在分章复习期间,还要求学生看好课本,到边到角,用好课本,要求学生做到课本随身带,不可丢掉课本、只用复习用书,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有些提法各说不一、是否妥当,以教材为准。这一过程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在第一轮分章复习(即横向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复习(即纵向深入),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