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西南山区乡村妥善利用资源改善居住环境作者:商渝栏目:三农问题添加时间:2009-11-129:38:50摘要: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背景下,这里以重庆梁平石安乡为案例,探讨西南山区乡村妥善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在调查了解石安乡的具体地理环境和村民目前的居住状况后,根据农村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来改善散居乡村居住环境的一些措施和方法,重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创建一个真正的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关键词:西南山区乡村;居住环境;自然资源;农村科技;废物利用中图分类号:P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09)10-0000-0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改善生活条件和改变村容村貌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改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首先要从大环境考虑,虽然改革开放多年来农村经济和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发展是以低技术含量和高能源投入、高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高生态破坏为特征的“一低四高”粗放型增长模式。因此,我们在对现有住宅环境进行改善时一定要尽量以建设绿色生态型农村环境来要求,做到节能、节地、节水、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家园。下面就以重庆市梁平县石安乡作为个案来分析从资源的合理利用来研究其居住环境的改善。一、地形、地质资源在住宅建筑中的利用重庆市梁平县石安乡地处重庆东北方向,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向,属于新华夏第三沉降带、川东隆褶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多种多样,海拔高度221米至716米之间,属典型的深丘地貌,七沟八壑,是长江支流儒溪河的发源地之一。地质主要是中生代的第三迭系和侏罗系地带,断裂不甚发育、地割强烈。特点是山体高大,石材和泥土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小。根据当地地形、地质特点,对于建筑材料、形体、结构、室内外环境,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以作如下利用:1、适当利用当地泥土烧砖制瓦。当地春夏雨水较多,屋顶多数还是以木梁架加小青瓦为主。用泥土烧砖制瓦应该是当地比较经济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由于当地泥土和山石资源丰富,可根据建筑结构考虑粘土砖和石膏渣墙体空心砌块综合使用。2、利用山石做建筑基石。由于石头的硬度较强,且资源富足,当地住宅主要用条石做建筑基石、院坝的保坎。3、自然空调。由于夏季空调使用率高,而农村电力往往不足以带动功率较大的空调,不能像城镇那样无限制使用电空调,既不环保又不经济,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中结合现状条件,量体裁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调节。可以用夜间通风方法在夜间引入室外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与作为蓄热材料的建筑维护结构接触换热,冷却建筑材料,达到蓄冷目的,此时的室外冷空气就可视为可利用的自然冷源。本地属于丘陵地貌的坡地农居住宅。可以利用地形,设计一个送风和拔风两者合一的通风井道式“土空调”。通过对半地下室和庭院“地冷”(相对地上较低的温度)的利用,在半地下室的外墙设置通风口,外部空气从南向平台或阳台兜风进入地下水池下部,经迷道冷却的空气通过风井送入客厅和各主要卧室,充分做到节能,使房子真正会呼吸。升温后的热空气通过拔风井从屋顶排出。风口采用可调百页,以保夏凉冬暖。此外建筑外墙也可采用通风夹墙的做法,更利热量散出。二、水资源利用1、本地水资源现状。梁平县石安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冬暖夏热,冬春少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280天,政策降雨量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占全年80﹪)。2、存在的问题。由于丰水期储水不足及枯水期降水量明显不足,形成季节性缺水,使能有效持有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活用水主要靠浅滩河道、雨水和山泉供给,山水通过坑塘汇集,面少点多。再加上大多村民没有考虑到节约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充分利用水资源。3、解决方案。(1)、修建地下蓄水池夏秋多雨季节蓄水冬春少雨季节使用,地下蓄水可避免水蒸发。将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以及经沉淀池处理的山坡(地表)雨水收集到集水池,采用自流或加压泵送作为绿化用水、冲厕用水、道路浇洒、洗车、扫除用水、景观补充用水及空调冷却用水补水。(2)、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河道抽水和山泉流水。生活废水流入统一沟渠,排入房屋旁不远的小池塘,塘内种莲藕,必要时还可用作灌溉用水。(3)、农田菜地用水主要来自雨水、河道、沟渠。三、植被资源利用梁平县石安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种类丰富。按地势高低可分为高山植物、旱地植物、湿地植物三大类。按人们的使用状况可分为以下三类:1、经济作物类植物:稻谷、小麦、各种豆类及蔬菜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