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报告、管理及结核分类诊断ppt.ppt
上传人:是雁****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8.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肺结核患者报告、管理及结核分类诊断ppt.ppt

肺结核患者报告、管理及结核分类诊断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肺结核患者报告、管理及结核分类诊断内容一、《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部分章节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职责:第九条(一)指定内设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结核病疫情的报告;(二)负责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转诊工作;(三)开展结核病防治培训工作;(四)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第十条(一)负责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督导管理;(二)负责转诊、追踪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三)对辖区内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第四章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与登记第十八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患者居住地或者就诊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第二十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已进行疫情报告但未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督促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用语含义:第八章附则第三十九条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咯痰2周以上以及咯血或者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者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2)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转诊: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转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追踪: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未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访,使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及追踪(一)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识别可疑症状者的识别报告报告对象:肺结核患者(包括结核性胸膜炎)、疑似肺结核患者;病例分类: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疑似病例;报告分类: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报告程序、方式及时限补充说明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原则:重点传染病报告原则订正登记出入院登记本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影像部门(包括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转诊核实信息并进行转诊登记评价指标(二)结防机构追踪时间追踪核实程序肺结核/疑似肺结核追踪(三)基层机构追踪村卫生站/社区服务站上门追访并督促患者尽早到结防机构就诊,将追访情况(时间、患者就诊态度)反馈,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收到反馈后需记录。若村卫生站/社区服务站追访后3天内未收到县区结防机构的到位反馈,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防痨医生需上门追访患者并记录追访情况,同时填写追访通知单位(第二联)交县区结防机构或电话告知情况(县区结防机构需记录电话时间和内容)若患者就诊,县区结防机构需及时将患者到位情况反馈给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防痨医生。强调!!!三、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服务规范服务对象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象: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重点人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服务流程鉴别诊断(症状)疑似患者的报告转诊协助追踪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象即:非结防机构报告但未到结防机构就诊的辖区内患者肺结核患者管理管理对象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包括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务流程1.第一次入户随访患者信息登记内容:暂无统一登记格式,但至少满足工作需要,例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诊断信息(诊断日期、诊断分型、痰菌结果)登记信息(登记号、登记日期、登记分类)治疗信息(始治日期、化疗方案)和随访信息等既往“管理通知单”和“管理登记本”确定首次随访事宜明确哪级基层机构负责:初期由乡镇/街道级为佳参与人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医生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患者督导服药人员(若为家庭成员或志愿者)明确首次随访的时间地点:门诊或家庭(上门访视为首选。电话随访不是首次随访的选项!)商定督导服药事项与患者共同确定督导服药人员优先为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或志愿者选择原则:原则上应由医务人员进行督导服药(耐多药患者必须由医务人员进行督导服药)如果患者居住地距督导服药点超过1.5km,或者村级医生无法承担督导任务时,可以实行家庭成员督导或者志愿者督导家庭成员为督导服药人员条件:年龄在15岁以上。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经过医生培训后,能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