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阅卷纵横》文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6年《阅卷纵横》文稿.doc

2006年《阅卷纵横》文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阅卷纵横》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要评(代序)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相武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反映普辫比较好。基本原因在我看来主要在于,首先是作文题获得普辫好评甚至高度评价,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所有的考生都有话说,能够发挥水平永远是作文应试最为重要的原则,今年的考生基本上都可以在审题有所意外的情况下比较有把握地完成作文;其次,知识题难度有所降低;这样的话,家长和中学教师多少松了口气,从阅卷人的角度,试卷处理总体上也不会感到特别困难;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命题者引以宽慰的。从组织领导的角度,这样的格局和效果,也已经很不容易了。假如对比去年,我们完全可以确认,语文北京卷总体上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取得了成功。由此引起的社会情绪应该说并未发生大的波澜。毕竟,高考的理想境界或终极目辬还是?皆大欢喜。?虽然这四个字或许永远无法实现。但是,接近的过程其意义也是难以估量的。上述总的评价,并不妨碍我们从命题工作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角度,针对试题的特点、要点和难点,乃至试题的构成,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具体的分析。首先看作文。总的来说,作文题出得好。当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比如?对此?就所指不清,可删。?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句使用黑体字似乎不当。本来是强调的意思,却被普辫认为是中心思想和引导句。以至最严重的是被当作扩展写作的母句。流向概念化地空洞议论的文体。而忽视了抓符号、找关系、挖意义的写作潜要求。?事物?可改为?事物和/或现象?。还有,似乎可以进一步明确要求是就某一方面来写北京的符号。而短文的行文倒可以压缩。以此加强其开放性。指导语的开放性功能的强化,似乎反而需要语言描述的更加简练单一。否则,限制性功能反而膨胀。从这个意义上,该话题作文的短文提炼不够。而我更加看重的是在大家叫好的作文试题的应试中所暴露出来的考生的普辫问题和弱点,换句话说,涉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尤其是缺陷,这意味着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唤。我甚至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十分有必要由这次作文高考引发对于作文教学路向和复习应试导向的思考和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这次作文高考暴露出来的问题,基本上属于教师,而不是考生。而阅卷辬准和教学辬准应该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题目用意十分清楚。试题指导语明确了要求。命题人已经小心翼翼了,然而还是留下了遗憾。据我揣摩,命题意旨期待的首先是议论文,虽然?文体不限?。在我看来,许多作文题的确是可以?文体不限?的。但是,实际上作文题是?文体有限?。这一点。教师和考生务必应该清楚并且切记。作文题的出现,一般来说还是需要最恰当的文体予以匹配的。审题必须包括这一最基本指向。命题者还是在延续加强去年已经开始的对于议论文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呼唤。他们实际上在利用?指挥棒?继续扭转中学作文教学的惯性。但是,为了尊重考生的自由空间和写作长项,他们比去年宽容:?文体不限?。考生和教师都应该明白或追问一点:文体方面的个人所长和题目对于文体的潜要求到底谁是第一性的?在我看来,当然是后者。表层上,?文体不限?;实际上,文体有限。这个题目,说实话,最适合的还就是议论文。从这个意义上,阅卷应该有潜要求:这个题目,什么文体是最适合的?阅卷人心里应该明白。作文题普辫反映自由空间大。但是要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押牡鞑槭荼砻鳎?12006年《阅卷纵横》55.65%考生认为作文?出得难?,又有45.83%认为?出得好?。指导语往往兼具开放性和限定性。这个题容易让人以为仅具有无限开放性而不具备限定性。所以,作文总体状态并不那么理想,除了教学方面的惯性,审题偏差也是因素。而审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那两句黑体字的引导。相当大比例的考生马上就扑到了这样的所谓?中心思想??题义?和?核心句?上、进行展开,变成一种围绕所谓两句中心语的拓展写作,习惯地追问所谓为什么。指导语里给了8个符号的举例,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符号。一般来说,符号最简单的含义就是应该理解成象征或代表特定事物的事物。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符号与所指事物具有一定关系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之为符号。我们需要强调符号和特定事物的关系。考生实际上不能不确定符号的性质,而这一性质是由符号与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符号本身的任何一种特质所决定的。符号与事物的关系需要人们去发现,特别是约定俗成的关系。符号有许多,包括物体、书写、口头文字和姿势等。如果概括一下,由于我们本来就是有限定的,符号在这篇作文里主要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物质、事物或具象化的,二是非物质、非事物或非具象化的。而如果把概念、理念或精神当作符号,或只是大谈这样的概念、理念或精神,或只是在大谈之后牵强地沾上概念、理念或精神,则应该视为在理解和把握上有明显的偏差。致命的问题是概念先行。但是,一些文化现象或日常生活现象,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