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工学结合--工学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而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技能训练才能完成。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我院实行工学结合的主要做法是:1.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对我院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1)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2)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3)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4)将职业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案例训练阶段、项目训练阶段和强化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前两个阶段教学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后一个阶段结合生产性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2.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实训工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院在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训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2)对实习设备进行补充和更新,以维护实训设备的良好状态。(3)挖掘潜力、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设备的效能,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作业时间。3.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工学结合环境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1)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我院与合作企业都签订有协议书,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责任: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承担学生入厂后的一切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按照我院校外实习计划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组织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完成生产任务;提供学生饮食、住宿的基本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既保证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质量,又减轻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费用上的压力,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机会。校方的责任主要是:派出带队实训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和实习指导;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培养目标要求,制定并实施生产实习计划。(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和管理工作。4.取得的成就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建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1)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之后的校内实训或校外实习直接参加企业生产,不仅职业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实习基地的教育功能。(2)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3)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们的教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不仅可以做到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4)选择的大部分合作企业,既是实习基地,又是就业基地,因而具有就业功能。近几年由于我们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疏通了多种就业渠道,使我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5)合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充实了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状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