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眼屈光学.pptx
上传人:是你****枝呀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眼科眼屈光学.pptx

眼科眼屈光学.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眼屈光学(基础)第一章视力检验视标:“C”形、“E”形、三横等长E,图形,数字。视力检验:检验距离:综合验光仪3~6米,其它为5米注意事项:先右眼后左眼,不要眯眼自上而下,注视时间3秒以内普通要求:照明环境与视力表相同或稍暗高度:1.0行视标与检验眼同一水平统计视力标准:视力值可认错视标数0.1~0.500.6~0.911.0以上2统计方法:1.0错认2个,统计为1.0ˉ²第二章眼屈光和调整一、正常屈光状态和调整正视眼和调整:正视眼:眼球在调整松弛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恰落在视网膜上。远点:眼睛在放松调整时,所能看清最远一点。近点:眼睛做最大调整后所能看清最近一点。眼调整作用:对于近距离发散光线,其焦点将落在正视眼视网膜之后,但眼球有自动改变屈光力能力,使近处发散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从而远近不一样距离目标均可看清。这种调整焦点距离能力称为眼调整。二、屈光不正(一)、近视眼按近视程度分:轻度近视:-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假性近视:睫状肌过分收缩引发调整痉挛会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造成与屈光性近视相同情况。滴用睫状肌麻痹剂,以解除睫状肌痉挛,视力能够改进或恢复正常或轻度远视。即使滴有麻痹剂,近视无改进或降低度数<0.25D称为真性近视。中间性近视: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近视度降低》0.5D,现有调整原因又有器质性原因。病因:遗传原因:普通认为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低度近视属多基因遗传,包含种族原因和家庭原因。环境原因: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字体不清或姿势不良等。早产:因在高压氧中生活,易有角巩膜水肿玻璃体容积增加,眼轴变长。婴幼儿发育不良:造成眼轴变异增加。眼病:巩膜软化、眼外伤、色素膜炎、房水混浊等。临床表现:视力: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眼位偏斜:近视眼看近时不用或少用调整,所以集合功效也对应减弱,易引发外隐斜或外斜视。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较高眼。眼球改变:眼球前后径过长,高度近视者显著。眼底改变:低中度近视普通无眼底改变,高度近视可发生程度不等眼睛退行性改变。如飞蚊症、眼底豹纹状。视疲劳:近视少用调整,但需集合以维持双眼单视,集合与调整不协调,引发肌性视疲劳。治疗:验光配镜:用适当度数凹透镜给予矫正。配镜标准:选取使病人取得最好视力最低度数镜片。过矫,引发调整过强而产生视力疲劳;对合并外斜视者则应全部矫正以治疗外斜视。角膜接触镜:跟框架镜比,视野大,影像改变不大,且不影响外观。尤其是用于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较大者及一些特殊职业者,但需严格按照佩戴规则和注意用眼卫生,预防并发症发生。屈光性手术。预防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时检验视力,如有异常及时矫治。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二、远视眼按远视程度分:轻度远视:《+3.00D中度远视:+3.00D~+6.00D高度远视;》+6.00D依据调整情况:显性远视:不滴用麻痹剂所测出度数全部远视:滴用麻痹剂后测出度数。隐性远视:指全部远视与显性远视差值。临床表现:视力:视力减退程度与调整年纪和健康情况相关轻度远视在青少年时期,因为调整力强,远近视力均正常又称潜伏性远视(0.50D~0.75D)。中、高度远视,有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差,有远近视力均差,又称显性远视随年纪增加,眼调整力减弱,远近视力均下降,以近视力减退更显著,有“早花”现象。年轻患者因为长时间过分调整易产生痉挛,眼屈光力暂时加强,使远视展现正视或近视状态,后者称为假性近视。视力疲劳常见症状。表现为视物含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近距离工作显著,稍作休息可减轻或消失。内斜视过多调整必伴过多集合,因而产生调整性内斜视眼底改变:普通无改变,中度以上者,出现视盘改变,充血,肿胀,又称假性视神经炎。治疗: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如有视力疲劳和内斜视,虽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患者应戴镜矫正以促进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预防内斜视产生。配镜标准:最高度数,最好视力。隐形眼镜屈光性手术(三)散光按发生原因分:角膜散光:角膜前表面各子午线曲率不一样。晶体散光(残余散光)全散光(角膜散光+晶体散光)按散光屈光度大小分类:极微:<0.75DC轻微:0.75DC~1.50DC中度:1.75DC~2.50DC高度:>2.50DC按散光轴向分类;顺规(律)散光逆规(律)散光斜向散光按所成焦线与视网膜相对位置关系分类:临床表现:轻度散光无感觉,偶有视近感觉眼睛疲劳。稍重者不论看远、看近均含糊不清,常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