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上传人:青团****青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资料卡片】【基础知识梳理】一、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2.背景:(1)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2)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3.性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4.探讨问题:探讨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5.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6.言论特点:(1)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2)注重实利;(3)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所以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4)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7.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1)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2)评价:积极: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②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③它否定了神的权威,冲破了传统的人神关系的思想束缚,使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④普罗塔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局限:①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②片面强调相对性,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③不能正确处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生平简介:(1)德菲尔神谕: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2)马克思:“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3)70岁时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罪判处死刑。2.重要主张:(1)“美德即知识”(2)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3)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4)“认识你自己”。(他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3.评价:(1)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2)苏格拉底以死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是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2.代表人物:芝诺(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等3.重要主张:(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垂不朽的理性;(2)自然界和人与生俱来就具有理性;(3)结论:“顺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4.历史意义: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课堂讨论】二神权下的自我【课标要求】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资料卡片】【基础知识梳理】一、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背景:(1)政治:西欧古典文明遭到日耳曼人的打击后,封建的基督教建立了神权统治。(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和发展、城市兴起与生活水平提高。(3)思想:人们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2.发源地: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原因:(1)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2)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3.阶级范围: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的知识分子。4.矛头: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和虚伪的禁欲主张5.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原因: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6.旗帜: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运动的过程1.代表人物及主张:阶段国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内容概括特点初期三杰意大利但丁《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婪。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高潮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2.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三、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1.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宗教改革加入思想解放运动;(2)德国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罗马天主教廷在德国的势力最大,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3)导火线: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2.时间地点:公元16世纪,开始于德国,发展到欧洲。3.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4.主要思想:(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2)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对话。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