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是研究煤层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是研究煤层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ppt

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是研究煤层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查明矿床范围内矿体的分布特征(包括矿体在平面上及剖面上的排列情况、埋藏深度以及矿体与矿体之间的联系等);查明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主要弄清控制矿体形态及质量变化的各种地质构造特征);查明矿体的形状及产状(包括矿体的形态类型、空间分布及沿走向、倾向的形态变化情况);查明矿石的质量(包括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有用组分及有害杂质的含量),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的划分以及它们在空间的分布规律;计算矿石储量或金属储量;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明矿区自然、经济条件。二、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是研究煤层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赋存规律、煤层变化特征和研究煤层最有成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其包括煤田普查和煤田勘探。煤田普查是在已发现矿点和地质、物探等异常的基础上,为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而进行的勘查工作。煤田勘探是以煤田普查的基础上,对已经初步确定具有工业远景的矿床,在矿山设计建设前,或开采过程中为确切查明煤层的工业价值或保证矿山的持续生产,而进行的地质、技术、经济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为矿山设计建设或矿山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煤炭储量和地质、技术、经济资料。三、煤炭储量矿产资源,简称资源,系指赋存在地下或地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自然富集物质,其产状、空间分布、形态、规模和质量,可为当前或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所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物质。储量: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地下的煤炭进行了地质研究,并能通过煤矿开采出了的那部分煤炭数量。四、煤炭储量分级1.传统储量分级分为A、B、C、D四级,各级的标准分别为:A级: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已经查明,煤层对比可靠;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和煤种已经查明;煤层产状已经查明,煤层底板等高线已控制;落差等于和大于30m(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为20m)的断层已经查明;对于倾角小于10°的煤层,较大的波状起伏已基本查明;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已经查明。B级: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已基本查明,煤层对比可靠;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已基本查明,煤种、煤层产状已经查明,煤层底板等高线已基本控制;落差等于和大于50m的断层已经查明;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已初步查明。A、B级为高级储量。C级:煤层层位、厚度及其变化情况已初步查明,煤层对比基本可靠;煤质和煤种已初步查明;构造及煤层产状已初步查明。D级:是指对煤层层位、厚度、煤质、煤层产状、构造等均有初步了解所计算的储量。2.现用的、与国际接轨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一、遥感地质调查二、地质填图手写板三、山地工程四、钻探工程钻孔分类五、地球物理勘探第三节勘探阶段及任务一、勘查类型确定与划分目的: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按煤层构造特征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等四个构造类别;按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四个类型。工程间距:指相邻的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由勘查类型来确定:从整体规模入手;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工程间距通常采用与同类矿床类比的方法确定,也可据完工的勘查成果,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工程间距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条件各异的矿床自身特点,并在施工中进行必要的调整。三、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一、文字资料提交勘探区的地质报告;二、图件、各类表格三、主要图件简介地形地质图;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综合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四、地质资料审查主要内容煤田地质勘探:先行学科与保障学科主题:维持充足的资源,减轻地质灾害优先研究发展的方向本章结束预查应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进行1:50000或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其任务是寻找煤炭资源。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煤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并计算出D级储量;预查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煤炭资源时,一般应继续进行普查;预查未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煤炭资源,或未发现煤炭资源,都要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总结;程度要求:初步确定工作地区地层层序,确定含煤地层时代;大致了解工作地区构造形态;大致了解含煤地层分布的范围、煤层层数、煤层的一般厚度和埋藏深度;大致了解煤类和煤质的一般特征;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情况;估算煤炭预测的资源量。普查是在预查的基础上,或已知有煤炭赋存的地区进行。普查的任务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通过1:25000~1:50000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