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阅览室》教学设计户县涝店镇中心学校陈星【教材依据】《阅览室》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加与减(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计算学习的基础上,对后继的计算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而且计算方法多样化。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交流思路、思考比较、正确理解计算的算理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2.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感受数的计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的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对退位减法中“借一当十”的理解并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计数器学生:小棒若干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小明和小红是两个爱读书的好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览室看书。瞧,今天他俩又走进阅览室去看书,刚走到阅览室门口,他们就发现阅览室黑板上画了一个统计表!(出示教材75页“阅览室”的情境图)2、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个统计表,把你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再对照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3、学生活动: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A、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B、故事书还剩多少本?C、连环画还剩多少本?……4、再提问题过程中,如果学生提了加法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提减法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第一个问题: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板书:30―7=2.学生讨论。全班交流算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小组互相补充。(1)摆小棒法:把一捆小棒打开,拿走7根,剩余3根,然后再跟剩余的那两捆小棒合在一起,是23根。(2)借助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0,需要减7时,只能从个位上减,但30的个位上是0不够减,(不够减怎么办,此处一定要让学生说出算理),所以要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放在个位伤就变成了10,10再减7得3,合起来就是23。(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时,可从是为退一,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去减)(3)倒着数一数:把大数30放在心里,然后倒着往前数7个数。(4)口算法。学生1:先算10-7=3,再用20+3=23。学生2:先用30-10=20,这样就多减了一个3,所以最后再加上3,20+3=23.(5)竖式计算:教师结合计数器讲解竖式计算方法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向十位借一,这就是借一当十。同学们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写竖式时,一定要把被借走的“1”点在十位上,这样才不容易忘记。3.巩固练习:现在请同学们用咱们刚才计算的方法,试着算一算: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1)学生先独立尝试,(2)组织交流,让用小棒或计数器分别说明口算和笔算的道理。4.小结:同学们真棒!通过探索,找到了计算方法,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三)反馈练习与应用。1.现在老师也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a课件出示课本“试一试”第1题b从图中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c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问题?d学生试着完成,指名板演竖式计算。2.出示课本竖式,有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你们看看对吗?怎样改正?a学生讨论后,改正,一名同学板演。b指名说一说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出示76页数线图,说说淘气是怎样计算35-8的?(四)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吧!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心情与大家分享一下吗?(我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我知道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我还要提醒大家,当十位被借走一个我们计算时不要忘了退位点。)(五)作业布置1.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给你的家长出几道题,考考他们。2.课时作业。四、教学反思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个本单元教学的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时,我采用去图书馆读书的完整情境,体现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得有趣,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都积极引导和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协助学生从单项交流迈向多项交流,同时擦出新的交流火花。而且能够注重学生的收获,但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