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2.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导游基础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ppt

导游基础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学习目标☆通过对中国各主要民族民俗的学习,了解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的分类和基本特征;☆了解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等简要情况;☆掌握其人口及分布情况;☆重点掌握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苗族、黎族、白族和傣族的主要风俗、宗教信仰、禁忌和重要节庆活动。一、中国民族概述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这是广义的民族概念。在旅游活动和旅游资源的研究中,我们涉及到的“民族”概念,是狭义的民族概念。(一)我国民族的组成与分布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他们是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构成了中国民族的主体,其他各民族的人数较少。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中国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二)语言与文字我国各民族除了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大语系,共有1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1.汉藏语系中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者居多.汉族和藏族、壮族、白族、傣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均属汉藏语系.2.阿尔泰语系是中国第二大语系。我国东北、内蒙、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17个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语言。3.南亚语系使用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集中在云南西南部边境地区.如佤语、德昂语、布朗语等语言。4.南岛语系指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我国属于这个语系的只有台湾的高山族的高山语。5.印欧语系主要分布在欧、亚、美等地区,我国境内只有分布在新疆境内的塔吉克族和俄罗斯族的语言属于该语系。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分为拼音文字和非拼音文字两大类。我国文字中除了汉文和彝文为非拼音文字,其余都属于拼音文字.二、中国民俗概述(一)民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四大类。(二)民俗的基本特征1.民俗的社会性和共通性人类在形成和发展中,经历了许多相似或相同的因素,因此形成了许多人类共通的深刻内容,如各国、各民族、各地方、各部落和各阶层都把婚姻视作人生大礼。在婚礼习俗中,祝福几乎成为人类共通的意愿。对待故去的亲人,无一例外地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追念,这是全人类、全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的社会性的习俗之一。2.民俗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民族性是民俗的重要特征之一。各民族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自然地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俗。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民俗因为受到地理和气候等条件的制约,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可见,民俗是一定要受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3.民俗的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的传承性具有普遍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纵向的、稳定的世代相传。另一方面,传承性体现在横向的播布性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各民族也会对外来的习俗有选择地接受。同时,民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或地域的变迁而发生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变化。(一)民族概况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部分荆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汉族称“华”、“夏”或“华夏”,以区别于其他各部族,汉代以后称为汉族。汉族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民族之一。汉族的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应用数最多、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又以地域为基础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七大方言(二)民俗1.物质民俗汉族服饰历代变化较大,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夏季衣服颜色较浅,冬季多为黑色、蓝色等深色。汉族饮食以米、面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鱼、蛋,注重烹调技术,形成多种不同风格的菜系。汉族的住房,大中城市多为楼房。北方农村地区多为砖瓦或土木结构的平房,一般每户人家都形成独立的院落.2.其他民俗汉族人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