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第一篇: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二、引入课题,解题。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生:这篇课文讲了杨氏的孩子的故事。师:“杨氏”的意思是姓杨的人家,哪“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生:“杨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三、认识文言文“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四、读通课文1、范读。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指导停顿断句四、理解课文大意。1、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评价语举隅:很好,你采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释”,你很会学习。对,孔君平是客人。你采用的方法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师: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我想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大家读最后两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你们认为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杨氏之子甚聪惠反应快答得妙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教学过程一、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的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可以在书上作批注,现在开始。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4、四人小组交流。师:刚才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可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5、全班交流。重点点拨:(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板书:杨梅)(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板书:孔雀)(3)、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鸟罗!6、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7、小结师:(总结)正如那位同学说的那样,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二、熟读成诵三、拓展1、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分享收集的资料。(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如:“别吻我,我怕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