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学案第2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必修三学案第2课.doc

高中必修三学案第2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2012年9月开始使用)使用时间:第2周第1课时主备人:孔老师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知识一、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1.经济上:的使用和的推广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传统的受到猛烈冲击,思想氛围宽松。3.阶级关系上: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阶层崛起。4.思想文化上: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二.诸子百家各派概况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或主张地位或成就儒家政治学说:人性论:价值观: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三、意义:1、百家争鸣”对后世中国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法家思想中的,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巩固练习1.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致良知B.民贵君轻C.制天命而用之D.工商皆本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祝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4.(10年夏)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思想()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文化繁盛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B.“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C.社会的大变革D.古代文化的积淀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8.(2010年上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9.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最突出的共同点是:()A.提出面对社会变革的主张B.反对掠夺战争C.主张实行法治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11.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BCACACABCA11、(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