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一).doc

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省连城二中罗春旺整理罗春旺博客地址:lchw95.cersp.net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选择题1.(2010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最符合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所戴军帽的帽徽的是ABCD2.(2010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三模16题)仔细观察图8所示邮票,判断它的发行日期最可能是A、1931年B、1936年C、1938年D、1946年3.(2010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4.(2010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2010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戊戌变法期间,香港总督卜力爵士上任后到中国内地视察,香港报纸给予大量报导,下列报导不符合史实的是A.在北京接见中国外务部官员B.到上海视察英国人开设的工厂C.乘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考察中国风情D.在西什库教堂做祈祷6.(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模)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史沫特莱所指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7.(2010年浙江省湖州市二模17题)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8.(2010年2月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一模)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当城市发展的职能9.(2010年5月梅州市高三二模16题)2009年底,《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对中日近代不幸的历史研究第一阶段达成一些共识,但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日战争原因,日方的观点是“日本被军部的一部分势力拖入战争,从而将战线扩大”,中方观点是“日本有计划的侵略”。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①第一阶段中日共同研究存在分歧②日方承认在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事实③日方否认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④中日历史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10.(2010年广东省河源市高三二模)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1.(2010年5月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下图为19世纪80年代清某一机构的结构及大致分工,你认为该机构最有可能是股别主办国家主办其他事务英国股英、美通商、海关、税务法国股法、荷、西、巴西传教事务、各处招工俄国股俄、日陆路通商、边防、边界、庆典、礼宾、有关官吏的人事行政和考试等海防股南北洋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要塞炮台、制造、学校、电线、铁路、矿务A.议政王大臣会议B.六部C.总理衙门D.外务部二、非选择题12.(2010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一模)(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材料二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