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时空分布特征.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时空分布特征.ppt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时空分布特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梅雨是东亚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是春末夏初过渡季节中产生的江淮流域特有的重要天气气候现象。入、出梅的时间一直是汛期预报的重点和难点。梅雨量的局地异常对江淮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梅雨的划分--于达人,1980;傅逸贤,1981;Zhang等,2005;徐群等,2001;姚学祥,2004各地划分标准不统一,仍存在许多争议。如何确定一个客观定量的江淮地区梅雨划分标准?梅雨旱涝及其成因--吴仪芳等,1985;徐海明等,2001;吕俊梅等,2004;王亚非和高桥清利,2005;黄荣辉等,1994;肖子牛等,2002;杨明珠等,2007;王钟睿,2005;汪静等,2009主要把梅雨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梅雨的空间非均匀分布(竺夏英等,2007)。梅雨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如何?环流特点?资料和方法以黄山为基点的梅雨期降水量单点相关分布(阴影区相关系数超过95%信度检验,代表梅雨区;实心圆点显示梅雨区内42个代表站的分布)关于梅雨划分的思考多年平均(1978-2007年)500hPa位势高度(120°-130°E)的时间-纬度剖面(虚线代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多年平均(1978-2007年)850hPaθse(110-130°E)和我国东部雨带(110-122.5°E)的时间-纬度剖面(θse单位为:K,降水单位为:mm;阴影区表示大于6mm的降水)降水条件区域入、出梅时间划分标准梅雨量距平EOF分解前2个模态的空间分布及相应的标准化时间系数典型年南旱北涝年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850hPa距平风场低层水汽输送及散度200hPa纬向风垂直环流小结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