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3.do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3.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李小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新华小学李小建【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组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经典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写景名作。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设计理念】21、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写到:“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暂的可怜的寿命。”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整体,联系上下文,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2、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贯穿全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3、在情境中进行角色的换位体验,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让学生当作一只小鸟,作“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的演讲。【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3、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大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3福场景。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大榕树、众鸟纷飞的图片和录像片。⑵大榕树的相关资料。⑶背景音乐。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本文所讲的鸟的天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用音乐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1、揭示课题,理解天堂。4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3、理解: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质疑:⑴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⑵那又为什么说的确是鸟的天堂呢?(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三、抓重点句,品读感悟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体会榕树的美。(解决: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⑴理解重点句:①句子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B、重点理解“不可计数”和“卧”。C、介绍榕树的气根,感受榕树独木成林的特点。5D、朗读句子。②句子二: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A、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描写了榕树的什么?B、自由读:你还感受到了榕树叶子的什么特点?“照耀”说明了什么?C、想象“一个个新的生命颤动”,它们会说些什么?感情朗读。⑵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