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提高我省以工代赈工作效能,推进以工代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四川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暂行)》,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综合评定,注重实绩;考核与奖惩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二、考核对象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相关市(州)和县(区)。三、考核内容各相关市(州)和县(区)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组织管理共六部分。(一)前期工作1、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编制(符合规范要求,按期上报)。2、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审批(符合规范要求)。(二)计划管理1、计划编制(编报规范,数据准确,上报及时,符合政策,与规划衔接较好)。2、计划执行(严格按省下达计划执行,无擅自调整计划现象)。3、计划执行报告(每年对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三)项目管理1、项目开工(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如期开工)。2、竣工验收(至年底上年项目竣工验收情况)。3、施工管理(工程施工责任制、合同制、监督监理及重大项目招投标落实情况)。4、后期管护(项目建成使用后落实后期管理养护制度)。5、进度报表(按要求及时定期报送进度报表,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四)资金管理1、资金拨付(资金拨付和报账及时,安排和支出核算均到项目)。2、劳务报酬(按项目计划足额发放)。3、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无挤占、挪用、调整等违规违纪现象)。(五)监督检查1、日常监督(建立以工代赈检查制度,实行自查、互查、抽查、不定期检查相结合)。2、公示公告(以工代赈资金和项目实行公告、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3、问题整改(对发现问题的检查和整改情况)。(六)组织管理1、组织领导(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专人负责)。2、政策宣传(项目实施地群众普遍了解以工代赈政策)。3、档案管理(项目档案齐全,档案管理规范)。4、信息报送(全年报送信息12份以上,包括形势分析、调查研究、情况反映、建议意见等)。四、考核程序(一)自评申报。每年年底,各市(州)和各重点县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公室)对照本考核办法进行自评自测,填好《四川省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测评表》,并撰写简要自评报告,报省发改委(省以工代赈办公室)。各市(州)和各重点县对自评自测工作应严肃认真,并对提供的数据、资料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二)考核评议。由省发改委(省以工代赈办公室)抽调市(州)和县以工代赈办人员组织考评组,对各地以工代赈工作绩效情况进行考评。(三)考核审定。考核组形成考核意见,报省发改委(省以工代赈办公室)审定。五、考核等级评定考核实行100分制,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按一定比例定为“优秀”、“良好”、“一般”3个等级。六、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与项目和资金安排挂钩。对以工代赈工作组织得力、监督到位、工程质量好、资金效益高、群众满意的地区,在下一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倾斜。对在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计划管理中出现违纪违规问题的地区,将调减其下一年度的以工代赈资金申报规模。附件:1.四川省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汇总表2.四川省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测评表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公室二O一一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