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曦晨****2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机一中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A.重视技术的革新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庄经济根源于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不抑兼并的政策C.重农抑商思想影响D.工官制度的实行“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A.B.C.D.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B.土地买卖频繁C.租佃关系迅速发展D.小农经济破产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西周B.春秋战国C.宋朝D.明清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A.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D.种椬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A.B.C.D.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A.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位著名商人立传,并提出将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油烹,这说明A.汉代已出现重商思想B.春秋以来商人地位很高:C.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D.盐铁官营阻碍社会发展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由表可以推知北宋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农业经济的衰退B.财政收入超过了前代C.商品经济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B.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C.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春天”,但一战结東后,中国民族工业就迅速萧条,这些都充分说明了A.封建君主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障碍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C.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某同学在主题为《上海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①100法币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②3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上海A.1895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