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ppt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权威预测]2015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以时政热点事件为背景,提供相关文字或景观信息,考核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延续选择题的形式。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地球内部的不同。(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①界面C:,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②界面D:,A波传播速度,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1.当地震发生时,正在甬路上行走的李华和正在池塘里游泳的王伟感觉一样吗?提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且波速慢于纵波,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所以李华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而王伟只感觉到上下颠簸。2.内部圈层结构(如下图)[特别提醒]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地壳和岩石圈范围有何差别?提示:从地表至莫霍界面属于地壳,从地表至软流层属于岩石圈,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组成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的圈层。C: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下部、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2.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知识必备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注: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具体差别如下表及图所示:技法点拨地球内部圈层的判断方法地球内部圈层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剖面图形式呈现,内部三个圈层在判断时可抓住以下两点:一是两个界面的深度,陆地上的莫霍面约是33千米,古登堡面约为2900千米;二是三个圈层中厚度出现明显变化的是地壳,特征为陆地部分厚,海洋部分薄。落实体验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A.2010年3月以来,冰岛发生的火山喷发——岩石圈B.2009年浙江近岸海域的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2012年11月影响美国东部海岸的飓风“桑迪”——大气圈D.2009年的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球圈层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第(1)题,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地球的大气圈,然后它们会作为凝结核随着降水进入水圈,溶于水中被植物吸收,从而进入生物圈,最后经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进入岩石圈。第(2)题,火山是由岩浆活动造成的,发生在岩石圈;赤潮是海水中含氮、磷等化合物过多而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水圈和生物圈中;热带风暴是一种大气运动状况,发生在大气圈;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岩石圈没有关系。【答案】(1)A(2)D例—地球的内部圈层【典型例题】[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图,完成下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了解意图】本题以景观图为背景设题,难度不大。【获取信息】[提示]1.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岩浆2.岩浆上地幔软流层岩浆[答案]D[特别提醒]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照片或卫星影像图片等。它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对其判读常用以下方法:解题技巧系列2——变式图的判读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如下所示:判读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缩”,即有三个箭头指出。(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