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厌氧性细菌.pptx
上传人:Ja****20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六章-厌氧性细菌.pptx

第十六章-厌氧性细菌.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的要求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所致疾病——破伤风潜伏期:7-14天,长短取决于伤口与CNS距离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拮抗肌力量对比牙关紧闭、吞咽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阵发性抽搐等,严重者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图片(三)防治:1、人工自动免疫:(1)儿童、军人等:破伤风类毒素。(2)6月~6岁儿童:白百破三联疫苗。2、人工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素(TAT)。紧急预防:TAT1500~3000uCT!阳性者应用脱敏注射法。原则:早期,足量,防过敏。3、治疗:TAT10万~20万u,抗生素(青霉素)4、伤口处理:清创扩创二、产气荚膜梭菌: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组织坏死、恶臭、水肿、气肿、中毒为特征。常由几种病原菌混和感染。产气荚膜梭菌3、血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内层为完全溶血,外层为不完全溶血。4、肉渣培养基中,不分解肉渣呈粉红色。5、汹涌发酵: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二)致病性:本菌分为A、B、C、D、E五型。1、致病因素:(1)侵袭性酶:(2)荚膜:(3)外毒素:12种。①α-毒素:卵磷脂酶。②κ-毒素:胶原酶。③γ-毒素:DNA酶。④μ-毒素:透明质酸酶。(4)分解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气肿,加重组织坏死。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和次要毒素及其分型所致疾病(2)食物中毒:A型引起。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多为肉类)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水样腹泻;可自愈(3)坏死性肠炎:C型引起。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三、肉毒梭菌1、G+大杆菌,周鞭毛,芽胞椭圆形,大于菌体横径,位于次极端,呈球拍状。2、厌氧,在肉渣培养基中使肉渣变黑,有腐败恶臭。3、致病因素:肉毒毒素:外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阻断神经肌接头处神经递质Ach的释放,导致肌肉发生迟缓性麻痹。作用机制所致疾病婴儿肉毒病细菌进入肠道,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症状与肉毒食物中毒类似,便闭、吸乳、啼哭无力病死率不高用于除皱治疗的正是毒性最强的A型肉毒毒素。由于能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这种毒素常被用来治疗眼肌痉挛等多种病症。1986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琼·卡拉瑟斯在给病人注射这种毒素时,意外发现病人脸部的皱纹消失了。琼·卡拉瑟斯的丈夫是一位皮肤科教授,夫妇俩开始合作研究,将A型肉毒毒素引入皮肤除皱领域。面部皱纹的出现,除了自然老化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表情肌过度收缩。而对付由表情肌收缩引起的各种皱纹,正是A型肉毒毒素的拿手好戏。由于肉毒毒素可使肌肉长期无力收缩,产生萎缩现象,运用这种原理,已经有整形医师利用肉毒杆菌素来瘦脸、缩小“萝卜腿”,甚至消脂。肉毒美容浪潮在全球掀起,市场越来越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除了许多医疗美容机构外,连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院也纷纷搞起了注射除皱业务。据悉,目前我国美容除皱的肉毒毒素用量已超过治疗疾病的用量,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每年要接待1000多位要求“打皱纹”的女性。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对一些非医疗机构或缺乏资质的医生滥用这种“神经毒素”表示了相当的担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艰难梭菌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致病条件(厌氧菌感染因素)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Eh)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烧伤,动脉硬化,组织水肿、坏死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寄居部位改变细菌协同作用感染特征内源性感染,部位广泛,多呈慢性过程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分泌物粘稠,有色,恶臭常用抗生素无效普通培养不长所致疾病——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腹腔、生殖盆腔、口腔、呼吸道、脑、败血症病原学检查——厌氧培养与鉴定双歧杆菌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