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本章教学内容1.1什么是物联网早期认识:被认为是将每个物品打上电子标签,然后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通信技术形成信息网络,实现物品的智能识别、定位和监控。双向是指:在“数字世界泛在化”和“物理世界智能化”的融合过程中,物联网被赋予多个维度的内涵,具有多重含义。为了全面了解物联网,我们从领域(横向)和层次(纵向)两个维度来探讨物联网的概念和定义。从领域的维度业务和应用网络:把感知网络和传输网络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作出正确控制和决策,实现智能化管理应用和服务。通过物联网与传感网、互联网、泛在网等相似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明晰物联网的基本特征1.2物联网发展现状1.2.2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2.韩国的“U-Korea”战略3.美国“智慧的地球”4.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5.中国的“感知中国”目前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形态主要以RFID、M2M、传感网网络三种为主1.2.3物联网标准化概况1.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现状2.我国物联网标准制定现状2010年6月8日,为加快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的指导下,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1.3物联网前景展望EPoSS各阶段工作重点——技术研发方面EPoSS各阶段工作重点——标准化方面EPoSS各阶段工作重点——产业化方面EPoSS各阶段工作重点——功耗方面物联网未来广泛应用发展物联网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因为物联网自身就能打造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且物联网是中国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推动中国物联网发展需着力抓住以下关键性因素——一是技术和成本。比如,在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环节,传感器/电子标签过高的成本将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度也决定了应用的价值和发展速度。预计年生产量100亿个标签成本才能降到10美分以下。二是物联网产业链的完善。目前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还不明晰,一些重要的环节尚未发展起来,比如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三是应用模式。物联网要“感知”的对象种类繁多,性质和状态各异,如何把这些对象纳入一个“泛在”的网络,达到何种应用目的,要产生什么样的应用结果,如何把概念转化为实践,是今后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四是安全与隐私保护。如个人的健康信息,生活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