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精美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精美教案.pdf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精美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3)正音后,开火车读。“摔”是翘舌音。“坝”读“bà”,不读“bèi”。(4)做游戏,巩固字词。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6.评价:自评、互评。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xìngzitíqǔjiāqǐkuājiǎngchènshānfùzéxièqìshǒuyì二、先辨字,再组词。祸(_______)胆(_______)理(_______)形(_______)倍(_______)锅(_______)但(_______)埋(_______)刑(_______)陪(_______)三、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连一连。《大青树下的小学》乐于思考,敢于提问《花的学校》美好童心,伟大母爱《不懂就要问》民族团结,生活美好四、补全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相(____)并论没精打(____)灰心(____)气争奇斗(____)窃窃(____)语(____)罢甘休大摇大(____)翻来(____)去(1)爸爸昨天一天走访了好多家客户,晚上没有休息好,早晨起来一副(______)的样子。(2)花园里的花正在盛开,各种花(_____)、芳香迷人。(3)这两种鱼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能(_____)。(4)那只白公鹅见小男孩蹲在地上不敢动弹,便调转身子,(______)地走了。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安静宁静平静幽静1.微风轻轻吹过,(________)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2.上课铃响了,喧闹的教室里立刻(________)下来。3.清晨,我们五个人在(________)的树林里散步。4.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_________)。六、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月牙像弯弯的小船,斜挂在夜空。仿写: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晨,小草伸了伸懒腰,抖落了身上的露珠。仿写:夜空中,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的校园很美丽。(变为感叹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不恰好说明我们班人多力量大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日积月累,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___________,泰山移。2.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不贰过。(《论语》)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李白)5.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山行》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