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并发症专家共识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8K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专家共识课件.ppt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专家共识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述定义: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目的: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二)马尾综合征(1)局麻药鞘内的直接神经毒性(2)压迫性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3)操作因素损伤。马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由于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连续脊麻的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深度不宜超过4cm,以免置管向尾过深;(2)采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的最小局麻药剂量,严格执行脊麻局麻药最高限量的规定;(3)脊麻中应当选用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4)注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液葡萄糖的终浓度(1.25%至8%)不得超过8%;一旦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下措施辅助治疗:(1)早期可采用大剂量激素、脱水、利尿、营养神经等药物;(2)后期可采用高压氧治疗、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手段;(3)局麻药神经毒性引起马尾综合征的患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显,需要支持疗法以避免继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三)短暂神经症(TNS)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如下:(1)局麻药特殊神经毒性:利多卡因脊麻发生率高;(2)患者的体位影响:截石位手术发生率高于仰卧位(3)手术种类:如膝关节镜手术等;(4)穿刺针损伤、坐骨神经牵拉引起的神经缺血、小口径笔尖式腰麻针造成局麻药的浓聚等因素。尽可能采用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液(1)椎管内阻滞后出现背痛和腰腿痛时,应首先排除椎管内血肿或脓肿、马尾综合征等后,再开始TNS的治疗;(2)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3)对症治疗:包括热敷、下肢抬高等;(4)如伴随有肌肉痉挛可使用环苯扎林;(5)对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可加用阿片类药物。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椎管内血肿是一种罕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在12小时内出现严重背痛,短时间后出现肌无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最后发展到完全性截瘫。如阻滞平面消退后又重新出现或升高则应警惕椎管内血肿的发生。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椎管内血肿椎管内血肿1)普通肝素(1)静脉用肝素停药四小时后方可穿刺、置管、拔管穿刺、置管、拔管后一小时方可应用与抗凝、溶栓联合增加风险(2)皮下肝素<10000单位/日无禁忌(衰弱病人除外)>10000单位/日同静脉肝素应用5天以上者必须行血小板测定,正常后方能应用椎管内阻滞3)口服抗凝药(1)穿刺前停用,PT值恢复正常(2)术前华法林>36小时,每日监测PT和INR,停药后3~5天才能恢复正常(3)口服华法林不超36小时,不影响凝血状态(4)INR<1.5方可拔管(国际标准化比值)5)溶栓药和纤维蛋白溶解药(1)避免实施椎管内阻滞(2)用药10日内禁忌椎管内阻滞,椎管内阻滞10日内禁忌用药(3)已施行椎管内阻滞至少每2小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一次(4)以最小范围阻滞以利于神经功能评估(5)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方可拔出硬膜外导管施行椎管内阻滞前推荐的停药时间如下:噻氯匹定(ticlopidine)为14天、氯吡格雷(clopidogrel)为7天、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依替非巴肽(eptifibatide)和替罗非班(tirofiban)为8小时。中草药,如大蒜、银杏、人参等,不增加椎管内阻滞血肿发生的风险;但这些中草药与其他抗凝血药物联合应用,如口服抗凝剂或肝素,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⑴椎管内血肿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迅速果断处理,避免发生不可逆性损害,脊髓压迫超过8小时则预后不佳。⑵新发生的或持续进展的背痛、感觉或运动缺失、大小便失禁;⑶尽可能快速地进行影像学检查,最好为核磁共振成像(MRI),同时尽可能快速地请会诊以决定是否需要行急诊椎板切除减压术。硬膜穿破后头痛脊麻近年来逐渐下降,非产科患者为1%或以下,产科患者为1.7%硬膜外麻醉硬膜损伤的发生率在非产科患者小于0.5%,而在产科患者为1.5%。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后,有超过52%的患者出现头痛脑脊液持续泄漏引起的颅内脑脊液压力降低和继发于颅内压降低的代偿性脑血管扩张症状延迟出现,最早1天、最晚7天发生,一般为12~48小时,很少超过5天。70%患者在7天后缓解。90%在6个月内缓解或恢复头痛特点:坐起或站立15分钟内头痛加重,平卧后15分钟内头痛减轻头痛为双侧性,可为前额痛或后头痛或两者兼有,极少累及颞部疼痛其它症状:前庭症状(恶心、呕吐、头晕)、耳蜗症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