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甘棠中学简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宾阳县甘棠中学简介.doc

宾阳县甘棠中学简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宾阳县甘棠中学简介学校历史概况宾阳县甘棠中学坐落在宾阳县甘棠镇东南,创办于1946年,前身是广西省永淳县县立第二初级中学,首任校长杨冠群,是原广西省永淳县南阳乡人。1952年岁永淳县撤县,学校随甘棠行政区划归宾阳县管辖。学校校区面积80多亩,离校3里左右,还拥有一个面积150亩左右的农场。学校曾有名称有广西省永淳县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广西宾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69年易名为宾阳县甘棠中学。1958年开始招高中班,1978年曾确定为县重点中学。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曾获得过自治区中小学校劳动劳技先进单位,2003年通过了自治区二级普通高中等级评估,2004年荣获南宁市先进绿化单位称号等。2012年秋学期,宾阳县甘棠镇中学撤并到我校。原宾阳县甘棠镇中学地处甘棠镇的北面,校园面积28亩。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也是一所边、老、少的农村中学,属于二类学校。该校创建于1996年7月,由当时的邓村初中、新宁初中、甘棠初中三个学校合并而成。学校教学设施学校创办之初,一面建校,一面招生办学。先是租用民房办学,1947年才建成第一间教室,1948年和1949年先后有建成两间校舍,1949年以前,全部校舍共有8间教室和5间教职工宿舍。1979年10月上级拨款建一幢两层8间预制板结构的教学楼,1989年3月,学校筹资建成四层24间教学大楼。1990年5月,学校又筹资建成四层56间女生宿舍楼。1994年集资建成第一幢教工宿舍楼,共20套三房一厅的宿舍。进入20世纪以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教育领域身受其益,学校的基础建设日新月异。2003年,学校建成第一幢男生宿舍楼,能容纳学生500人左右,2009年建成新的学生食堂和沿江文化长廊,2011年新的教学楼和女生宿舍楼落成。学校配备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微机室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学校有250米的圆形跑道,4道的百米跑道,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2006年12月通过了自治区“普实”验收。师生员工状况学校历任校长(含革委会主任、主要负责人)先后是杨冠群、黄子爵、关锡焕、韦辉光、余任贤、陈汉英、陆伟绩、钟乃昌、刘孔生、陈丕文、米成充、陈中凡、何启兰、陈洪来、黄树楷、易培军、覃赤源、潘胜、徐中伟、玉耀富、吴贵让。历任副校长先后有陈汉英、陈志敏、吴向阳、陈中凡、庞桂丽、陈洪来、黄树楷、易培军、余晨阳、覃树焕、程忠良、徐中伟、玉耀富、吴海坚、黄赟、韦琨。2012年秋季学期,原甘棠镇中撤并到我校,现学校共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7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1949年办学之初,只招初中生,实际录取九十多名,其中女生六人,分为第一、第二班。1958年开始招高中第一班。到1965年文革前,学校发展为一所有十二个班,学生近600人,教职工近400人的中型中学,初高中毕业生合计有3000人左右。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有十多人考上大专院校,1978年又有20人考上大专院校,1979年当年的高中毕业生有10个班,500多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于教学抓得紧,成绩不错。1987年,高中应届生赖增祖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成绩是县普通高完中第一名;1988年高中应届生李燕的高考成绩是宾阳县文科第一名,1991年和1992年甘棠中学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取得了县普通高完中理科最高分的成绩。1995年高考,甘棠中学考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达52%,2010年60人高考,被录取到大专以上院校的76%,2011年高考96人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大专以上院校的83%。2012年高考中,78位考生中,上二本线13人,上三本线15人,本科上线率达到了35%,尤其是黄润宝老师带的理科班,本科上线率更是达到了52%,位居全县前列。截止2012年秋学期,学校共有30个班学生达1608人,其中,高中部6个班241人,初中部24个班1367人。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高中部共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7200多人,为共和国的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目前,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贵让同志带领下,学校坚持做大高中部,做强初中部的发展目标,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为建设成和谐、民主、创新的新甘中而不断努力。宾阳县甘棠中学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