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8.1试判断题8.1图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解:用瞬时极性法可确定(a)是正反馈,(b)(c)(d)是负反馈。若uo=0,则(a)、(d)中反馈消失,而(b)、(c)中反馈不消失,故(a)、(d)是电压反馈,(b)、(c)是电流反馈;另外(a)、(c)中反馈支路和输入支路接在运放的同一输入端,是并联反馈,(b)、(d)中反馈支路和输入支路接在运放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8.2试判断题8.2图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指出反馈元件。解:用瞬时极性法可确定(a)、(b)、(c)是负反馈,(d)是正反馈,(c)、(d)只考虑级间反馈。令uo=0,则(a)、(b)、(c)中反馈均消失,而(d)中反馈不消失,故(a)(b)、(c)是电压反馈,(d)是电流反馈;另外(a)中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三极管的同一输入端(基极),故是并联反馈,而(b)(c)(d)中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三极管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a)中反馈元件是RF;(b)中反馈元件是RE;(c)中反馈元件是RF、RE1;(d)中反馈元件是RF、RE1、RE2。8.3在题8.3图所示电路中,既有交流反馈,又有直流反馈,分别指出构成交流反馈的反馈元件和构成直流反馈的反馈元件,并分析级间交流反馈的反馈组态。解:直流反馈的反馈元件是RE1、RE2和RE3,无级间反馈;交流反馈的反馈元件是RF、CF、RE1和RE3,由瞬时极性法可确定级间交流反馈是负反馈;uo=0时,反馈不消失,是电流反馈;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接在三极管的不同输入端,故是串联反馈,因此,该电路的级间反馈是串联电流交流负反馈。8.4指出题8.1图和题8.2图中哪些电路能稳定输出电压,哪些能稳定输出电流,哪些能提高输入电阻,哪些能降低输出电阻。解:由于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流,故题8.1图中(d)和题8.2图中(a)、(b)、(c)能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阻,题8.1图中(b)、(c)能稳定输出电流。又由于串联负反馈能提高输入电阻,因此题8.1图中(b)、(d)和题8.2图中(b)、(c)能提高输入电阻。8.5如果要求当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变化25%时,其闭环放大倍数变化不超过1%,又要求闭环放大倍数为100,问开环放大倍数和反馈系数应选什么值?如果引入的反馈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则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解:由可得,又,故,选A=2500,则F=9.6×10-3,如引入的反馈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则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均降为原值的1/25。8.6在题8.6图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出现了非线性失真。输入信号为正弦波,其有效值为10mV,输出信号由基波和二次谐波组成,基波分量有效值为10V,二次谐波分量有效值为1V。求(1)若要求二次谐波减小至0.1V,如何引反馈,反馈系数为多少?反馈电阻如何取值?(2)引入反馈后,如要求其波输出仍为10V,应采取什么措施?解:(1)原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1000,现要使二次谐波分量由1V降为0.1V,降为原值的1/10,则1+AF=10,F=0.009,由于对输入、输出电阻无特别要求,故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图所示,反馈系数,(2)引入负反馈后,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因此若要求基波输出仍为10V,则应提高输入电压,,即将输入电压提高到100mV。8.7判断题8.7图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估算电压放大倍数,并说明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解:电路的反馈组态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由于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很大,AF远大于1,因此又由于运放的输入电阻很大,引入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增大到开环时的(1+AF)倍,因此,电路的输入电阻可看作无限大;另外,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出电阻要降到开环时的1/(1+AF),而运放的输出电阻本来就较小,因此,电路的输出电阻可看作为零。8.8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题8.1中图(b)、(c)、(d)三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解:题8.1图(b)是串联负反馈,,由反相输入端“虚断”可得对结点a应用KCL得故题8.1图(c)电路为并联负反馈,,由“虚短”可得,由可得题8.1图(d)电路为串联负反馈,故8.9设题8.2中图(a)、(c)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估算其电压放大倍数。解:题8.2图(a)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Ib=0,Ii=If,基极电位可看作零,这样=因此题8.2图(c)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故8.10负反馈电路如题8.10图所示,若要降低输出电阻,应从C点和E点中哪点引出输出电压?设负载电阻为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