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0危险化学品生产制度6篇【第1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石灰氮堆放库房,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必要的避雷设备。(2)、石灰氮存放时不得积垛过高、过密,堆垛之间以及堆垛和墙壁之间,应留出一定间距的通道及通风口。(3)、在堆放化学危险品时,必须按其性质分区、分类隔距保管。(4)、危险品应加强保管,严格出入库制度,禁止一切机动车辆出入库房。(5)、仓库区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6)、不准在库房或露天堆垛附近作息、实验、分装,加强检查、巡视,防止自燃爆炸。(7)、加强危险品入库验收和平时的检查制度,加强检查巡视,防止自燃爆炸。(8)、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和撞击、重压和摩擦。(9)、储存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灭火设施和报警装置。(10)、在运输时,禁止无关人员搭乘,严禁客货混装。(11)、在运输时,必须按规定确定行车时间和路线,中途不得随意停车。(12)、经营外销时必须具有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13)、严禁在雨天、潮天装卸,同时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第2篇】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为提高公司全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技术、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3.职责3.1办公室:3.1.1审核、调整公司年度安全生产教育计划和增补的安全生产培训项目,并报公司批准下发;3.1.2负责组织实施经公司批准下发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定,不断改进培训、教育工作;3.1.3建立相应的员工培训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台帐、培训记录(考勤表、教育大纲、考试考核情况、效果评定)等。3.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3.2.1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并在每年11月份上报办公室。3.2.2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教育。3.2.3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安全教育的执行情况。3.3各部门3.3.1负责编制本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并在在每年10月底前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3.3.2负责本部门实施的培训项目并建立教育档案。3.3.3对本部门员工的安全教育负责。4.工作程序4.1新进公司员工三级安全教育4.1.1新进公司人员,指新进公司的员工、劳务输入人员以及来公司实习的人员。4.1.2对新进公司人员应当进行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安全教育。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4.1.3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的学时制定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助施教。4.1.4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由部门、班组负责组织实施。部门级安全教育由部门领导或部门安全员组织实施,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或小组安全员组织实施。4.1.5培训内容:4.1.5.1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4.1.5.2部门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4.1.5.3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4.1.6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4学时。4.1.7新员工进行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后,应填写《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每一级必须有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签名。合格后凭此卡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领取防护用品进入工作岗位。《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由办公室统一保存。4.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教育4.2.1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安监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能独立上岗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两年一次的复训年审,未经培训(实习期)的,由办公室发给实习证,其间不得上岗操作。4.2.2特种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由办公室负责联系安排。凡是有禁忌症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医院查出职业禁忌后办公室应及时对其工种进行调整。4.3中层及以上干部教育4.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培训,由办公室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送培,必须取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岗资格证方可任职。4.3.2其他中层及以上干部的安全教育一般每年进行一次,由办公室按照规定的学时统一下达教育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率应为100%。4.3.3培训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和规范;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