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实词篇.ppt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篇.pptx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篇.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使用实词1.(2012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解析:“溶化”是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融化”指冰雪等受热变为液体。此处应用“融化”。“勾通”指勾结串通,含贬义;“沟通”是指使两方能通连。根据词义的褒贬色彩应选“沟通”。“喧哗”指声音大而嘈杂或大声说话叫喊,“喧闹”不仅有“喧哗”的意思,而且还有“热闹”的意思。根据语境,“喧闹”更为贴切。2.(2011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解析:“提醒”不仅是“提出”,还有“促使注意”之义,与后文座椅带来的身体毛病相照应。“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B5B7C9B1112(一)从词义方面辨析“轻视”仅表示看不起人,对事物不在乎,较轻;“蔑视”则还有一种鄙视的神色,较重。“失望”表示对事物不满意,或因愿望未实现而感到失意,但还可以从头再来。“绝望”有一种愿望再也不可能实现的意味。请同学们辨析:①阻止和制止②批评和批判③成绩和成就④伙同和纠集,⑤震动、震荡和震撼⑥秘密、机密和绝密⑦请求和恳求⑧担心和担忧⑨制造和创造⑩研究和探讨⑾损坏和破坏⑿固执和顽固⒀希望、期望和渴望妨碍妨害2.认准词义的侧重点。⑴基本知识语意相近的词语,仅仅是意义相近而已,未必完全相同,所以一般而言其意思侧重点不一样。表达的角度或意义方向有些差异,辨析它们就得抓住词义侧重点进行仔细分析。例如:“逐步”和“逐渐”“逐步”强调步骤,有“一步步”的意思,未必很慢;“逐渐”有“不明显”“慢”的意思。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收集搜集请同学们辨析:①迟疑和迟钝,②演练和演示,③懊悔和懊恼,④浮躁和急躁⑤响亮、嘹亮3.比较词义范围大小。⑴基本知识语意相近的一些词语,有的意义范围大,有的意义范围小,相互有意义涵盖部分,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意义大小,以免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请同学们辨析:年华—年岁风俗—风尚事情—事故时代—时期广阔—宽阔出现—涌现—呈现例: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1、学生从小就应培养保卫、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A、边疆B、边境)2、旧石器,人们刀耕火种,生产力极其低下,(A、时代B、时期)3、伟大的人民解放中,仅三大就经历了大小千余场。(A、战斗B、战役C、战争)4.区分个体和集体(或具体与概括)。⑴基本知识这一角度主要针对名词近义词,看起来没有区别的一些近义词,意义差异并不大,但有的表示个体或具体概念,有的表示集体或抽象概念,表示个体或具体的概念一般可数,表示集体或者抽象的概念往往不可数。如“人”和“人口”,“人”可以数,是个体概念,而“人口”是集体概念,不可数。请同学们辨析:①书和书籍,②车和车辆,③纸和纸张④船和船只⑤人和人口小结: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近义词(二)从色彩方面辨析近义词他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大家。A、效尤B、效仿答案:B。“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贬义;”效仿”是意思是效法。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左面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又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是个中性词;"鼓舞"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