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抗震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掌握抗震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ppt

掌握抗震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点12.2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小于0.5,二、三级不小于0.3。考虑到地震弯矩的不确定性,梁底和梁顶应配置通长的贯通钢筋,一、二级框架不少于2φ14且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框架不少于2φ12。在中柱部位,框架梁上部钢筋应贯穿中柱节点。一、二级框架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弦长的1/20。梁内纵向钢筋的锚固方式一般有两种,即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在中柱常用直线锚固,在边柱常用90度弯折锚固。弯折锚固可分为水平锚固段和弯折锚固段两部分,弯折段长度不能太短,一般应保证15d(d为钢筋直径)。③梁的箍筋在梁端纵向钢筋屈服范围内,加密封闭式箍筋,可以加强对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高塑性铰区内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防止在塑性铰区内发生斜裂缝破坏,从而保证框架梁有足够的延性。同时还为纵向受压钢筋提供侧向支撑,防止纵筋压曲。《抗震规范》对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和构造做出强制性规定。2)框架柱①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高层房屋柱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的比值不应小于4,否则将形成短柱,地震时易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为保证强柱弱梁和增加柱的延性,在确定柱的截面尺寸时应首先保证柱的轴压比限值。②柱的纵向钢筋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为了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规范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Ⅲ类场地土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规范规定的数值增加0.1采用。对框架柱来说,柱总的配筋率不应大于5%;对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对截面边长不大于400mm时纵向筋可用4根,任何情况下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均不小于50mm。一般情况下,框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一、二级框架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柱的非加密区箍筋量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且箍筋间距,一、二级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级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当柱的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φ8,且应焊成封闭式,单面焊缝不小于5倍箍筋直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10倍纵筋最小直径。在纵向钢筋搭接接头处,箍筋间距不大于5倍纵向钢筋最小直径及100mm,箍筋弯钩要绕过两根纵筋,弯钩平直部分不小于10倍纵筋直径,见图12.2.2。3)梁柱钢筋的锚固与连接梁柱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参见第8章,但锚固长度la应改为抗震锚固长度laE。柱内纵向钢筋不应在中间各层节点内截断,柱内钢筋接头的位置应避开柱的箍筋加密区。图12.2.3柱纵向钢筋的接头5)填充墙填充墙一般采用轻质材料的板材或砌块组砌。与抗震砌体墙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其抗侧力的作用,后者则被用来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要均匀对称。应避免填充墙不到顶而造成短柱。为防止填充墙的破坏,砌体的砂浆等级不低于M5,并沿框架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在6、7度时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一般沿墙全长贯通。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当墙长超过层高的2倍时,应在墙的中部设置构造柱。当墙高超过4m时,在墙的半高处宜设置与柱连接并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图12.2.4)。填充墙构造填充墙构造2.抗震墙结构(1)抗震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2)抗震墙的截面尺寸应规范的规定;(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②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4)房屋顶层抗震墙以及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抗震墙,端开间的纵向抗震墙、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且不应大于墙肢截面厚度的1/10。(5)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较小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②一、二级抗震墙的其它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图12.2.5阴影线部位设置边缘构件。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应符合图12.2.6所示要求。为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