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脂异常含义分类血脂和脂蛋白概述血脂血浆脂蛋白分类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两种分类法的对应关系载脂蛋白(二)脂蛋白及其代谢人体脂蛋白有两条代谢途径:外源性代谢途径指饮食摄人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内源性代谢途径是指由肝脏合成的VLDL转变为IDL和LDL,以及LDL被肝脏或其他器官代谢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胆固醇逆转运途径,即HDL的代谢。脂蛋白主要特性脂肪的代谢16(三)血脂及其代谢内源性胆固醇在肝和小肠黏膜由乙酸合成而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合成过程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循环中胆固醇的去路包括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储存于组织等。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段转化为类固醇随粪便排出。排人肠腔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可再吸收经肠肝循环回收肝脏再利用。192.甘油三酯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酸)和肝(利用乙酸和脂肪酸)合成,构成脂蛋白(主要是VLDL)后进入血浆。血浆中的甘油三酯是机体恒定的能量来源,它在LPL作用下分解为FFA供肌细胞氧化或储存于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又可被脂肪酶水解为FFA和甘油,进入循环后供其他组织利用。22按表型分型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分类分类--表型分类27表型简易分类按表型分型(简易分型)(三)基因分类原发性血脂异常病因和发病机制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表现(一)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黄色瘤(二)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2.血液内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它们开始在血管内壁积聚起来;.从十几岁开始降低LDL、VLDL,提高HDL实验室检查临床常用的血脂检测项目血脂水平分层标准(一)生化检查(二)超速离心技术(三)脂蛋白电泳提高TG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⑷检测TG前需至少禁食12h后采血;⑸除卧床不起者外,采血时一般取坐位,采血前受试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min;⑹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绑扎不应超过1min;⑺血清或血浆标本均适用于血脂、脂蛋白测定,但由于抗凝剂可对一些检验技术(特别是涉及免疫反应)产生干扰,因此建议应用血清测定TG。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估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后患者极高危人群的定义危险评估——其他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血脂异常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mg/dl(mmol/L)改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本要素调脂药物治疗现有他汀降低LDL-C水平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推广应用他汀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在他汀基础上的联合调脂药物治疗1.开始药物治疗时血脂、安全性检查(肌酶、肝酶等)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肝肾不足素体阴虚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木旺克土脾虚生湿劳欲伤肾→气化失调素体肥胖→痰湿中阻脂浊中医病因病机2、饮食因素中医病因病机3、情志失调辨证论治1、痰浊中阻证辨证论治2、肝郁脾虚证辨证论治3、胃热滞脾证辨证论治4、肝肾阴虚证辨证论治5、脾肾阳虚证辨证论治6、气滞血瘀证调脂治疗的策略谢!分类载脂蛋白内源性胆固醇在肝和小肠黏膜由乙酸合成而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合成过程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循环中胆固醇的去路包括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储存于组织等。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段转化为类固醇随粪便排出。排人肠腔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可再吸收经肠肝循环回收肝脏再利用。2.甘油三酯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酸)和肝(利用乙酸和脂肪酸)合成,构成脂蛋白(主要是VLDL)后进入血浆。89从十几岁开始肝肾不足素体阴虚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木旺克土脾虚生湿劳欲伤肾→气化失调素体肥胖→痰湿中阻脂浊中医病因病机3、情志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