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医学宣教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然药化医学宣教培训课件.ppt

天然药化医学宣教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然药化医学宣教第一节生物碱概述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植物界,绝大多数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已知存在于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中。与中药有关的一些典型的科如毛茛科(黄连、乌头、附子)、罂粟科(罂粟、延胡索)、茄科(洋金花、颠茄、莨菪)防己科(汉防己、北豆根)、豆科(苦参、苦豆子)等。单子叶植物也有少数科属含生物碱,如石蒜科、百合科、兰科等,百合科中较重要的如贝母属。少数裸子植物如麻黄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也存在生物碱。生物碱的存在形式第二节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一)杂环衍生物(2)吡咯里西啶衍生物(3)吲哚里西啶衍生物2.吡啶(pyridine)衍生物(1)简单吡啶类(2)喹诺里西啶类3.莨菪烷衍生物莨菪烷是吡咯啶和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1)颠茄生物碱(2)古柯生物碱4.喹啉衍生物5.异喹啉衍生物一类很重要的生物碱,数量多、结构复杂,主要类型如下:(1)1-苯甲基异喹啉型(2)双苯甲基异喹啉型(3)原小檗碱型(4)阿朴啡型(5)吗啡烷型6.菲啶衍生物也属于异喹啉衍生物,较重要的是:(1)苯骈菲啶类(2)吡咯骈菲啶类7.吖啶酮衍生物8.吲哚衍生物数量较多利血平双分子单萜吲哚分子间缩合而成9.咪唑衍生物种类不多10.喹唑酮衍生物11.嘌呤衍生物12.甾类生物碱天然甾体的含氮简单衍生物,与萜类生物碱统称为伪生物碱13.萜类生物碱乌头碱14.大环生物碱15.其他类生物碱(二)有机胺类生物碱常见氮杂环类生物碱基本母核类型:哌啶噻嗪类吗啡烷类吡咯赖氨酸邻氨基苯甲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第三节生物碱的理化性质颜色:大多无色;小檗碱呈黄色、具黄绿色荧光;血根碱呈红色(共轭体系)。味道:苦;个别具甜味(甜菜碱)。二.旋光性大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称中心),且多呈左旋,条件改变有的产生变旋现象。如:烟碱中性溶液——左旋光性酸性溶液——右旋光性多数左旋体呈显著生理活性。三.溶解度(6)生物碱成盐后多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有机溶剂。含氧酸盐的水溶性往往较大;与大分子有机酸所形成的盐水溶性差;与小分子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盐水溶性较好;某些生物碱盐具有特殊的溶解性质:如高石蒜碱的盐酸盐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盐酸小檗碱难溶于水。氧化苦参碱含氮氧配位键,与生物碱盐类颇相似,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苦参碱大四、碱性1.碱性的来源及强度表示碱性越强,其Kb越大,PKb越小,其共轭酸Pka越大;即Pka越大,碱性越强;Pka<2极弱碱;Pka=2~7弱碱;Pka=7~12中强碱;Pka>12强碱;胍基>季胺碱>脂肪胺基>芳杂环(吡啶)>酰胺基2.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1)N的杂化方式(2)诱导效应(通过碳链传递)(b)氮原子附近有吸电性基团,碱性减弱;52(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NHR2,此时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降低其碱性的作用:诱导和场效应。诱导效应通过碳链传递。场效应通过空间直接作用,又称为直接效应。54(3)共轭效应:形成p-π共轭,通常碱性较弱。苯胺型、酰胺型、烯胺型②酰胺型在一些生物碱分子中存在的烯胺结构,有时是使生物碱碱性增加,这是因为这类烯胺结构通常含有下列平衡:当A中R1和R2为烷基时是叔烯胺,R1或R2中有一个为H时,为仲烯胺,B为A的共轭酸。仲烯胺的共轭酸不稳定,而叔烯胺的共轭酸稳定,平衡向共轭酸方向进行,形成季铵,碱性强。胍(pKa13.6)(4)空间效应氮原子由于附近取代基的空间立体障碍或分子构象因素,而使质子难于接近氮原子,碱性减弱。(5)分子内氢键碱性强弱:比较碱性强弱:(五)沉淀反应用途:鉴别——试管法、TLC或PPC显色剂;提取分离——检查是否提取完全。主要内容:1.沉淀试剂2.反应原理3.反应条件4.结果判断1、沉淀试剂金属盐类碘-碘化钾(Wagner)KI-I2棕褐色沉淀碘化铋钾(Dragendoff)BiI3KI红棕色沉淀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类白色沉淀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酸类——硅钨酸(Bertrand试剂)SiO212WO3乳白色酚酸类——苦味酸(Hager试剂)2,4,6-三硝基苯酚黄色复盐——雷氏铵盐(Ammoniumreineckate)NH4[Cr(NH3)2(SCN)4]生成难溶性复盐紫红色2.反应原理:生成复盐和络盐3.沉淀反应条件(1)通常在酸性水溶液中生物碱成盐状态下进行;(若在碱性条件下则试剂本身将产生沉淀)(2)在稀醇或脂溶性溶液中时,含水量>50%;(当醇含量>50%时可使沉淀溶解)(3)沉淀试剂不易加入多量。(如:过量的碘化汞钾可使产生的沉淀溶解)4.结果的判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