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个,每个2分,共70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反映了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因此选A。B是秦朝时期;C是西汉时期;D是唐朝时期。2.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答案】D【解析】从稷下学宫的时间可以得出答案为D,董仲舒生活的年代为西汉,ABC均正确。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说明了儒家学派强调积极入世的主张,儒家学者强调积极入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所以答案为B项。A项是儒家学派的主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是道家学派的特点,D项是佛学的特点,排除C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特点4.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对话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儒家思想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是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这反映出早期儒学关注社会、关注人事的思想,D项正确。孔子的“礼”强调的是等级名分,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唯物主义思想,且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B项错误。材料强调孔子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没有涉及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C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结合孔子思想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下列体现古代教育全面育人思想的是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C.(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D.“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与设问不符,A项错误。B项是指教育要掌握时机、要因势利导、要循序渐进,与设问不符,B项错误。C项是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与设问不符,C项错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驭、书、数,反映了古代教育全面育人的思想,D项正确。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道家老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老子的思想是遵循“道”,“道”就是规律,因此他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B选项主要是法家学派的思想;D选项是董仲舒的思想。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老子的“无为”观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等这些现象都是由统治者造成的,正是因为统治者的过多干预才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故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孟子的“仁政”学说,而是强调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项错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