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材成语部分比较.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现代汉语教材成语部分比较.doc

现代汉语教材成语部分比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汉语教材成语部分比较摘要:现在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众多,本文以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2011)为主,另外选取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11,第二版),和张斌《新编现代汉语》(2009,第二版)共三本教材,从教材的成语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安排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关键字:现代汉语教材;成语;比较;现代汉语课程是中国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现在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较多,各高校所选用的教材也各有不同。本文以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以下简称周本)为主,另加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以下简称邵本)和张斌《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张本)三本教材,对各教材的成语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安排进行比较分析。一、成语的定义张斌老师在《新编现代汉语》中曾说过:迄今为止,有关成语的定义很多,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可见对于什么是成语,各家有不同定论。周本中对于成语的定义是: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结构凝固、意义完整的固定语。邵本的定义是:成语是指历史上沿用下来的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至于张本则写到:成语是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比较而言,邵本的界定较模糊,没能从结构特征上给其精确定义,使其无法和其他熟语区分开来。如邵本关于谚语的定义是:流传民间的形象通俗且含义深刻的语句。这和他对于成语的定义区别不大,未突出成语的实质。周本与张本定义相比,都提及了“结构定型”和“意义完整”,但周本没有提及“形式简洁”和“整体使用”。由于构凝固包含不可随意拆分或者加入其它语言成分的意思,所以“整体使用”可以包含在“结构凝固”之中。因为现代汉语熟语大都是以短小精炼为特点,“形式简洁”可以看成是熟语的“共性”而非成语的“个性”。成语由于多出于书面,与其它有口语性质的熟语相比,更具文语性质,因而笔者认为也可以把“文语性质强”加入成语的定义。总的来说,周本对于成语的诠释比起邵本更为客观,比起张本又较为简练。二、成语的特点介绍成语特点时,邵本和张本提到的“结构的凝固性”与周本“结构定型”意义是相同的,三本教材也同时提到“意义完整”这个特征。不同的是与周本相比,邵本对成语的特点还提到了“历史习用性”、“成语的民族性”两点;张本还提到“历史的习用性”、“韵律的协调性”、“形式的整体性”三点。笔者认为,邵本在对“成语民族性”做解说时提到:在内容上,汉语成语的内容都无不体现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底蕴。可见这一特点和“历史习用性”的从历史上沿袭而来的性质存在着相互包含的现象,成语是汉民族从历史上沿用流传下来的,因而拆为两个特点来表述似乎有些不妥。邵本和张本在对“历史习用性”进行阐述时角度亦有不同。邵本注重从成语来源的方面讲述其历史习用性,而张本则从读音、词义、句法形式方面阐述这一观点。张本提到的“形式整体性”,表述的是四字格是成语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整齐匀称简洁明了。而“结构凝固性”所含特性已经包含了“形式整体性”,这一点较为重复。因为绝大多数的成语是历史沿用流传下来,其中还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现象。如:否(pǐ)极泰来中“否”字所保留的古代发音,感激涕(眼泪)零(落下)中“涕”和“零”保留了古代该词汇的意义;还有惟命是从(=从命)所包含的古代语法现象。综上所诉,历史习用性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语言学角度来说,都值得作为成语的特点进行介绍。笔者曾觉得张本所提的成语的“韵律协调性”应列入成语的特点,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成语更是突出的体现出了韵律和谐的特点。后来在上《现代汉语导论》的主编周芸老师的现代汉语课时,周老师对这一观点也做出了评价。周老师解说未将“韵律协调性”列入成语特点的原因如下:考虑到现代汉语熟语大多具有韵律协调性,这并非是成语的突出特点,且“韵律协调性”属于语用层面,与其它特点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应放在一起。三、成语的来源在成语来源部分,周本和张本都提及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民间口语、借自外语和现代新创六个方面。邵本没有单独分出一部分进行介绍,只在成语的历史习用性中对成语来源的四个方面: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民间口语有阐述;在成语的民族性中提及借自外语的成语。从整体上看,邵本也算提到成语来源,但条理不够清晰,张本和周本都单独列出加以叙述,其中张本对于每个来源都举例众多,周本举例较为简明。这部分的编写张本和周本各有千秋,张本信息量大,可供学习者详细了解;而周本短小精炼,让学习者一眼明白其重点。笔者认为,从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角度来考虑,因为教学时间和课文篇幅的限制,周本因为不占用大的篇幅,但也对目标文本做了清楚的解释,在教材使用和学习时应该更为理想。四、其余部分分析周本对于成语部分的编写就包括定义、特点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