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1)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2)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国务院指定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审批。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3)城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2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答:(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3城市用地的分类及代码(大类)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10大类城市用地及代号表示如下。(1)居住用地(R)(2)公共设施用地(C)(3)工业用地(M)(4)仓储用地(W)(5)对外交通用地(T)(6)道路广场用地(S)(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8)绿地(G)(9)特殊用地(D)(10)水域和其他用地(E)4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标准Ⅰ60.1—75.0m2/人居住用地18.0—28.0m2/人Ⅱ75.1—90.0m2/人工业用地10.0—25.0m2/人Ⅲ90.1—105.0m2/人道路广场用地7.0—15.0m2/人Ⅳ105.1—120.0m2/人绿地≥9.0m2/人其中:公共绿地≥7.0m2/人(3)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各项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四大类用地总和工业用地15—25%占建设用地比例道路广场用地8—15%宜为60—75%绿地8—15%5、组团状城市总体布局的特征优点:人口和功能相对集中,功能布局较为合理;可减少部分交通量;组团布局可避免建成区无限制蔓延,实现理性增长;可结合交通轴线或发展轴线进行布局,可实现保护旧区、发展新区的目标,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一类的规划尤其重要;缺点:组团间交通功能的组织较难;组团规模较小时,难以实现聚集效应,获得规模效益;各组团的分工与协作,即组团的职能分工难以有效控制和引导;规划时注意:交通;绿隔或绿廊等;功能布局与职能分工;6、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主要方法及公式(至少写出三种)(1)职工带眷系数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其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2)递推法-----P=P0(1+K1+K2)n其中:P—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P0—城市现状人口规模;K1—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K2—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n—规划年限。(3)回归法:分析历年数据,得出城市人口规模与时间之间的一元线性函数关系P=a+bX(其中:P—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a、b—回归系数;X—时间)7、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特点---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1)组团状: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2)带状(线状):大多是受地形限制的影响,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发展。这类城市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必须发展平行于主交通轴的交通线。(3)星状(指状):是多个线形城市的叠加。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1、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2、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3、总体规划的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